主頁(http://www.130131.com):說說我與業(yè)余無線電的故事(一)——夕陽無限好 電波映黃昏 2015年對我來說是難忘的一年,光陰如梭,歲月荏苒,時光的車輪駛過了50個春秋,我與無線電已結(jié)緣50年了。從稚嫩的小學生到一名軍人,再到年逾花甲的HAM,無線電幾乎伴隨了我一生。
入門——少年無線夢 1965年正是國民經(jīng)濟的全面調(diào)整時期,包括無線電運動在內(nèi)的國防體育運動也進入加快發(fā)展階段。 我所在的小學組建了無線電報務小組,由退伍的部隊報務員擔任教練,組織學生培訓。 受那個年代電影和小說的影響,我對無線電充滿了好奇,夢想長大了當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zhàn)士,頭戴耳機,手握電鍵。興趣驅(qū)使我第一個報了名,從此開始了與無線電的不解之緣。
50年前玩無線電的人都會看的雜志:《無線電》雜志 當時的條件很艱苦,學校騰出1間小倉庫當教室,訓練器材只有老師自己做的小電鍵和1臺組裝的電子管振蕩器,學生的電鍵是用木頭做底座,4根木螺絲固定在桌子上。 訓練從最基礎(chǔ)的一點一劃讀電碼開始,抄收速度由開始的每分鐘30個電碼逐漸加快,年齡小接受能力強,很快就能抄收80到90個電碼。發(fā)報訓練就沒有這么順利了,遠比練收報苦,小手的中指磨起了泡,繼而又掉了皮露出了肉,疼得鉆心。漸漸有的同學堅持不住了,參加訓練的越來越少,由開始的20多個逐漸減少,最后只剩下5、6個“鐵桿兒”。
參與報務比賽獲獎獎狀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經(jīng)過半年多的訓練,我們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收發(fā)報的技能,代表學校先后參加了全區(qū)小學生和全市小學生無線電收發(fā)報比賽。我也因這次比賽受到獎勵得到了一臺嶄新的電鍵。這臺電鍵一直保存了很多年,后因多次搬家而丟失,真是可惜。
無線電報務培訓留影 受當時時局影響,8月底的一天晚上,教練終于無奈的宣布:集訓結(jié)束,你們可以回家了。 一切都陷入了迷茫,夢想和理想成了泡影。原以為從此就和自己鐘愛的無線電絕緣了,沒想到幾年后峰回路轉(zhuǎn),又拿起了心愛的電鍵。
入伍——青年報務志 1969年10月底,我當時正在讀初中,一年一度的征兵開始了,當時正值中蘇邊界發(fā)生沖突后兩國關(guān)系最為緊張的時期,用當時的話說: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同學們懷著熱血青年聽從祖國召喚,投身軍營保衛(wèi)祖國的信念,積極應征。 終于有一天學校通知可以和部隊征兵的帶隊干部見見面,但只能表示一下自己的態(tài)度,其他以后再說。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為什么要參軍?自己按照早已背的滾瓜爛熟的答案回答一遍,最后自信地增加了一句:“我參加過無線電報務比賽,拿過名次,到部隊當報務員沒問題!”“真的?”那個干部聽了眼睛一亮,“那考考你,—— … — —﹒(MSG)是什么意思?”“電報!”我脫口而出。“好!”遇到知音了,就這樣穿上了軍裝成了福州軍區(qū)空軍(以下簡稱“?”)通信團訓練營的一名學兵。
入伍后電臺值班 由于上學時一定的報務基礎(chǔ),訓練還是比較輕松的。結(jié)束了近8個月的訓練,我被分配到福空通信團通信營,成了一名真正的空軍報務員,實現(xiàn)了兒時的夢想。 當時使用的收信機是7512型和XS-D12型(俗稱K老K,即克勞特的國產(chǎn)改進型),后來配發(fā)晶體管的139型和222型, 7512型特點是皮實、耐用,可靠性強,輕易不會故障。 難忘的“九·一三”之夜 大概是1971年9月13日凌晨3、4點,指揮所除了報務員、一個標圖員和一個值班參謀,其余人員都已進入夢鄉(xiāng)。忽然值班首長空八軍副軍長李振川(時任漳州指揮所實際負責人,1976年因直升機失事與福州軍區(qū)司令員皮定均一同遇難)面色凝重出現(xiàn)在主室的桌前,接了幾個電話后,突然警鈴大作,所有人員都迅速進入各自崗位,氣氛異常緊張,整個指揮所除了值班參謀打電話,通知所屬各部隊即刻進入戰(zhàn)備狀態(tài)以外,寂靜無聲。 凌晨是夜間頻率無線電波傳播最弱的時間,稍有不慎就會漏聽。南方的9月暑熱未退,十幾臺收信機每臺12個電子管,如同十幾個小火爐,配發(fā)的電扇已進入“耄耋之年”,一開起來耳機里就有干擾,也不敢開了,加之心里緊張不一會兒個個都是滿頭大汗。 不知不覺天已大亮,以往繁忙的飛行訓練和作戰(zhàn)起飛全部停止(后來知道是中央下達了禁航令,任何飛機都不能起飛),來接班的分隊荷槍實彈全副武裝,通知我們不要回連隊了,就在指揮所補覺,隨時應付緊急情況,緊張氣氛又增加了幾分。
地空通報用語
無線電通信教范 隨后緊急通知探親、出差人員火速歸隊,連續(xù)組織觀看一九六九年珍寶島事件以后拍攝的紀錄片《新沙皇的繁華暴行》,進行戰(zhàn)時動員,說是要和蘇修打一場大戰(zhàn)。陸軍部隊奉命進入陣地,封鎖各個機場的跑道,嚴防敵人飛機強行降落,頗有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之勢,其實是防止飛機強行起飛。 隨著時間的延續(xù),各種消息通過不同的渠道傳出來,部隊也隨著事態(tài)的發(fā)展恢復正常,到正式傳達中央文件時“九一三事件”已經(jīng)人人皆知了。事情已經(jīng)過去幾十年了,那個難忘的夜晚還是歷歷在目。 入迷——老年電波樂 1976年部隊縮編,脫下軍裝離開了魂牽夢繞的部隊。原以為歲月會逐漸磨平記憶的痕跡,離開部隊幾十年了,所熟悉的底噪聲在腦海中日趨淡漠,只是在影視作品中看到相關(guān)的鏡頭時,偶爾會激起一絲記憶的漣漪。然而,這一切被一次網(wǎng)址瀏覽所改變。 打開中國無線電運動協(xié)會的網(wǎng)站,“頻率、呼號、信號強度、振蕩、天線……”,一時間,這些當年耳熟能詳,而如今被埋在記憶深層的詞匯,又被重新挖掘出來。是當年部隊令人難忘的經(jīng)歷又一次被激活、被喚醒,還是固有的興趣所在。不得而知,總之,時時在腦海中縈繞,揮之不去。一股強烈的欲望油然而生:“重操舊業(yè)”,做一個業(yè)余無線電愛好者,參加業(yè)余無線電活動。 提交入會申請、參加培訓考試、領(lǐng)取會員證書、購買電臺設(shè)備、申領(lǐng)電臺執(zhí)照、配發(fā)電臺呼號,當拿到電臺執(zhí)照時的心情不亞于參軍入伍,自此我是一名正式的HAM了。當打開電臺聽到浩瀚的夜空傳來熟悉的底噪聲時,當聽到那久違的嘀嘀嗒嗒的CW信號時,仿佛又回到了當年在部隊指揮所值班,面對“7512”的情景,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無線電雖然被戲稱為“無限墊”,技術(shù)在不斷發(fā)展,設(shè)備在不斷更新,每一次的投入或許都“價格不菲”,但我依然樂此不疲,這也許就是快樂、就是享受、就是癡迷。雖然已經(jīng)60多歲了,但無線電的時間在延續(xù),電波也在空間延續(xù),一個老兵正在續(xù)寫著快樂,續(xù)寫著老兵“新傳”,夕陽無限好,電波映黃昏。 (中國集群通信網(wǎng) | 責任編輯:張大衛(wè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