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http://www.130131.com):看高手是如何自制UV雙段Moxon手持衛星天線的 材料準備 定向天線的種類不少,各種制作教程網上很多,我們選擇一種易匹配、結構簡單的天線來制作。Moxon天線的特點是僅有2個單元,一個驅動單元,一個反射器,結構非常簡單。
機械尺寸小,調試制作容易,增益6dBi左右,50Ω饋線直接匹配。最大的優點前后增益比25dBi左右,噪聲小。我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引向器,使其效率更高。 材料:銅焊條(可以用6平方銅線替代)、尼龍扎帶、一次性筷子、套扣搬絲、M4螺絲帽、PVC塑管及-3同軸電纜。 工具:電鉆、鉗子、望遠鏡、數字萬用表。 備好材料后,開始動手制作。首先,根據軟件算出振子的各項數據。(Moxon天線計算軟件可以到網上搜索下載) 振子制作 為方便振子的固定,我選擇了銅焊條套絲扣的方法,用螺絲把振子固定在PVC塑管上。把饋線同軸電纜的接頭做好,用M4螺絲帽將振子固定到PVC管上,同時也把饋線固定。
振子固定后,把反射器也固定到PVC管上,同時用尼龍扎帶和一次性筷子把反射器與振子按照軟件尺寸固定好。 引向器制作 振子部分制作完畢,下面開始增加引向器。 增加引向器成功與否,關鍵在于輻射出去的信號能否與信號頻率諧振以達到提高輻射增益的目的。
在沒有天線分析儀、沒有駐波表、沒有場強儀的條件下,如何直觀地檢測到引向器的尺寸呢?這難不倒我們喜歡DIY的HAM。我制作了一個簡易的場強儀。 材料:2 200PF瓷片電容3個、1N60或2AP9 2個、100kΩ可調電阻一個、數字萬用表1臺(利用直流電壓最小擋)、天線2根(U段、V段1/4波長導線各一根)。
依照電路圖簡單搭建場強儀電路,使用數字萬用表直流電壓最小檔進行測試。找出很久不用的望遠鏡遠距離觀測萬用表數據。 開始“打星” 找一開闊地,手持電臺接上天線,1W功率發射,用望遠鏡看10m以外的場強儀。moxon雙段天線于手持電臺的選用沒有特殊的要求。
V段和U段兩個手持電臺,5W發射功率,完全可以打開衛星中繼。先增加一級引向器,修剪引向器長短,看場強儀數字的變化。
要多準備些鐵線或者銅線用來修剪,引向器逐級修剪,待場強表最大指示再進行下一級引向器的增加。
用小鐵夾夾住耳機的PTT鍵,使其長時間發射。修剪引向器長度和間距,望遠鏡觀察遠處場強儀的變化。雖然是很土的方法,但很管用。
經過逐一測量,U段加了4級引向器,V段增加了一級,基本成型,和不加引向器萬用表指示相差約2.5倍。 數據總結 通過實際場強測量,得到引向器的數據如下: V 段引向器和振子距離 55cm、長度92cm; U 段引向器和振子距離 14cm(每個間距都是14cm)、長度分別是 29cm、27cm、26cm、25cm。 因每人制作的材料不同、精度不同,此數據僅供參考,應以實際測量為準。
此款增加引向器的Moxon天線,選材容易,材料價格低廉。 制作過程簡單,使用DIY簡單場強儀可以很直觀地看出引向器調試的效果。 另外與-3同軸電纜直接匹配,更省去許多煩惱。 只要在引向器調試過程中場強得到最大值, 就可以確定引向器的位置和長短,非常容易成功,適合沒有調試設備的HAM。 喜歡業余衛星通信的愛好者們,都動起手來吧,讓手持電臺5W功率發射到衛星上去吧,期待著與你們通聯,衛星上見! (中國集群通信網 | 責任編輯:陳曉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