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http://www.130131.com):暴漲766%!海能達,徹底爆了! 一起罕見突發事件,引發一場瘋狂炒作。 11 月 19 日,號稱 A 股 " 妖股總龍頭 " 的海能達(002583)再度反攻。 回顧之前,今年 9 月 19 日,海能達股價突然沖上漲停,此后便一發不可收拾,11 月 1 日股價一度飆漲至 31.02 元 / 股,創出歷史新高,期間累計漲幅高達 766.5%,總市值一度攀升至 564 億元。 消息面上,引爆海能達股價的 " 導火索 " 竟是尋呼機事件。 這場事件引發全球關注,直接令中東地區的電子產品市場發生了重大變革。 侃見財經翻看各大社交媒體發現,不少消息稱,出于安全考慮,中東的通訊類電子產品訂單正大規模往中國大陸轉移,海能達接到了來自中東的對講機大筆訂單。 這也給市場炒作增添了無限的想象空間,游資、北向資金、牛散等全部一擁而上。 Wind 數據顯示,暴漲期間的 30 個交易日內,海能達累計 19 次登上龍虎榜。其中,東方財富證券拉薩金融城南環路營業部、深股通專用和東方財富昌都兩江大道營業部、東方財富拉薩東環路第一證券營業部表現最為活躍,分別上榜 15、10、8 和 7 次。 值得注意的是,一位牛散精準布局了這場史詩級行情。據海能達的三季報,今年 7 月至 9 月份,一位名叫 " 蘇顏翔 " 的個人投資者新進入海能達前十大流通股名單,持股數量為 629.74 萬股,位列第八位。 如果以第三季度平均股價(5 元)計算,蘇顏翔在這一波瘋漲行情中最大浮盈比例達 520.4%,浮盈金額達 1.64 億元。 但瘋漲行情來得快,去得也快。11 月 19 日盤中最低跌至 18.22 元,相較于 11 月 1 日的高點,累計跌幅超 41%。期間,多位游資大舉凈賣出海能達。
面對如此瘋狂的行情,海能達也始料未及,期間非常密集地發布了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股票交易嚴重異常波動的情況。公司股價短期變動與同期深證 A 股指數偏離度較大,且高于同行業公司的同期漲幅。請投資者充分了解二級市場交易風險,審慎決策、理性投資。
另外,針對市場瘋傳的中東大筆訂單,海能達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應稱,公司持續加強中東、南亞、拉美、非洲等新興市場國家及 " 一帶一路 " 地區的業務布局。上半年,面對中東地區的業務機會,公司進一步加大該地區的市場布局及海外品牌的宣傳力度,促進中東地區的業務拓展,具體情況以公司的公告為準。 據介紹,海能達成立于 1993 年,總部位于深圳,是全球主要的專業無線通信設備提供企業,公司主要從事對講機終端、集群系統等專業無線通信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以及部分 OEM 業務。 數據顯示,2023 年,海能達在全球對講機市場份額占比為 11.41%,位列第二。排名第一的則是摩托羅拉,份額占比為 58.57%。 業績方面,海能達的經營狀況并不穩定。財報顯示,2024 年第三季度,海能達實現營收 14.35 億元,同比增長 7.05%;凈利潤 8909.63 萬元,同比增長 27.1%。 在 2024 年之前,海能達遭遇了持續虧損。2017 年后,海能達的收入增速放緩,在 2020 年后,公司營收開始進入負增長。2021 年、2023 年,海能達均遭遇虧損,虧損金額分別達 6.62 億元、3.88 億元。
與此同時,海能達的現金流情況也不太樂觀。財報顯示,2024 年 1-9 月,公司凈現金流為 -2.52 億元,資產負債率也在逐年上升,從 2018 年的 43.48% 上升至 47.36%。 值得一提的是,海能達的海外銷售更是遭遇持續萎縮。財報顯示,2017 年,海能達的海外銷售收入為 31.88 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總額的 60.61%;到 2023 年,公司海外銷售收入僅有 26.7 億元,占比下降至 47.25%。 海能達深耕的對講機行業,歷來都是非常小眾細分的市場,無論是規模還是成長性都極其有限。
海能達更大隱憂或許是,來自 " 行業一哥 " 的壓力。 分析人士指出,多年來與摩托羅拉公司的摩擦和來自美的禁售令和罰款,是海能達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場恩怨糾葛始于 2003 年,海能達當時開啟出海計劃,逐漸進入多國市場,開始與摩托羅拉正面競爭。 2017 年,海能達的出海計劃迎來了關鍵一戰,海能達完成了對 Tetra 解決方案提供商賽普樂(Sepura)的收購,后者在歐洲市場排名第二,直接殺入摩托羅拉的腹地,這直接令摩托羅拉坐不住了。 此后多年,摩托羅拉與海能達在德國、美國、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對簿公堂,打得難解難分。 今年 4 月份,二者的對決進入白熱化。 海能達于 4 月 8 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美法院的判令,臨時禁止該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銷售雙向無線電技術的產品,并處以每天 100 萬美元的罰款,直至公司完全遵守禁訴令。
這一紙禁售令,一度令海能達的產品停售、股價大跌、市值大幅蒸發。 今年 7 月,海能達公告稱,美聯邦第七巡回上訴法院判定摩托羅拉無權就公司在美域外銷售涉訴產品提出版權侵權索賠,針對美域內賠償,認定公司對產品收益所作貢獻部分不應計入賠償范圍,并要求美伊利諾伊州聯邦地區法院 ( 簡稱 " 一審法院 " ) 重新計算版權賠償金。 現如今,海能達與摩托羅拉的官司仍在持續,當前案件處于二審后期的階段,未來將如何影響海能達的業績目前仍是未知數。 根據目前情況預判,海能達需要支付的版權賠償金額有望在原一審判決的基礎上減少 1.2 億美元左右(約合人民幣 8.7 億元),其他維持了一審原判。 前三季度由于法務費用的增加,海能達管理費用增多約 1.32 億元,達到 5.1 億元,同比增長 34.98%。一旦宣告敗訴,海能達將面臨巨額賠償,無疑是巨大利空。 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在追逐市場熱點和投資機會的同時,也要時刻保持警惕,理性分析市場趨勢和公司業績,避免盲目跟風或過度投機。 (中國集群通信網 | 責任編輯:李俊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