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http://www.130131.com):警惕!別讓手機成為“貼身間諜” 數字時代,智能手機給我們的日常工作、學習交流、生活娛樂帶來極大方便,成為不可或缺的電子“伴侶”。從技術上來說,無論是在通話狀態還是待機、關機狀態,手機都可能隨時變身“泄密者”,一次上網、一張照片、一個視頻,甚至簡簡單單的幾句通話,都可能造成信息泄露,甚至危害國家秘密安全。 一、手機失泄密風險隱患層出不窮 案例1:手機通話被監聽 某涉密單位機要員李某在假期期間收到了一份緊急通知,需要立即向領導匯報。由于領導當時不在單位,無法立即查閱文件,李某在緊急情況下通過手機通話匯報了涉密內容,導致通話內容被不法分子截獲、監聽,造成泄密。 風險隱患分析:普通手機本質上是無線通信設備,具有高度開放性,沒有采用符合相關要求的數據保護措施。竊密者利用相應接收處理設備,即可遠程截獲通信內容。 案例2:手機高清鏡頭變“諜眼” 某公司員工李某,在參與國防工程施工期間,使用個人手機違規拍攝軍事設施,并存儲在手機相冊中,被間諜情報機構通過網絡病毒竊取,并利用境外媒體轉帖、炒作。李某因過失泄露軍事秘密罪獲刑3年。 風險隱患分析:手機連接互聯網,極易感染木馬病毒,攝像頭如果被不法分子遠程控制,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可進行拍照、錄像,或者直接竊取手機中存儲的照片、視頻等個人隱私。 案例3:手機高精定位泄軍密 2020年4月,資深軍事愛好者葉某某發現深山中的飛機場,他喜出望外,拍下機庫?康哪承滦蛻饳C和機場跑道全貌。2020年12月,葉某某搜索定位上次去過的該機場圖址,沖動瞬間,他將當初拍攝的照片上傳至網絡地圖相應坐標點位,造成軍事秘密泄露。事件發生后,葉某某因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 風險隱患分析:通過手機導航定位系統,用戶所處地理位置數據可在后臺被搜索、跟蹤、采集和分析,存在一定的泄密風險。如果導航定位涉及軍用機場、軍港碼頭、重大工程樞紐等敏感區域,極易被情報機構跟蹤監視。 案例4:手機下載信息被攻擊 2019年6月,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某分中心監測發現,網絡上學生升學資料、快速搶紅包、王者榮耀點券等惡意程序變種,多潛藏在短信中,一旦用戶下載點擊,就會擅自竊取用戶短信、將通訊錄上傳到指定郵箱等。此外,惡意程序變種運行后,會隱藏安裝圖標,導致用戶無法正常卸載,對信息安全、個人隱私造成嚴重威脅。 風險隱患分析:陌生手機號、微信等工具發送的鏈接或文件,極易被植入木馬病毒,造成用戶隱私被竊取。另外,一些非正規的下載平臺、網站和服務器,容易遭不法分子攻擊,成為木馬病毒傳播的溫床。 二、手機使用安全保密提示 涉密信息不談論。嚴格落實通信保密規定,不得在手機通話中談論國家秘密,或使用手機發送、傳遞國家秘密、工作秘密或內部敏感信息。 敏感區域不拍照。在經過各類軍事設施、軍事場所等敏感區域時,收起獵奇之心、炫耀之心,不隨意拍攝、上傳涉軍涉密照片和視頻。 導航定位慎使用。不在涉密場所、軍事管理區等敏感區域,開啟導航定位功能;使用導航軟件時,應當注意個人隱私保護,同時不得在互聯網地圖上發布、標注未公開的涉密地點或軍事區域的精確坐標。 網絡信息慎下載。不要從來源不明的網頁、鏈接及網盤內下載資料,不要輕易點擊來歷不明的文件。下載資料時,應當從正規渠道或平臺下載,并經過病毒查殺,防止被植入木馬病毒。 (中國集群通信網 | 責任編輯:李俊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