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Icom對講機爆炸“結果”確認,打擊假貨迫在眉睫
時間:2024-09-27 來源:未知 作者:陸濤 點擊:
次
主頁(http://www.130131.com):日本Icom對講機爆炸“結果”確認,打擊假貨迫在眉睫
近日,日本艾可慕(Icom)公司更新了第三次消息及相關時間進展,以下是Icom官方通告內容:我們正在查看2024年9月18日19時左右,黎巴嫩媒體報道的采訪視頻。在其中,黎巴嫩通信大臣Johnny Corm先生這樣說:爆炸的無線電設備并未通過該國通信部。通常只有在獲得綜合安全保障局和情報局的批準后,才允許進口,也不是通過代理商進口的。因為爆炸的無線電設備上標注的型號,制造商(我公司)已經停產。另外,我們確實知道有其他國家的同型號無線電設備的仿制品被帶入。雖然人們對電話或其他設備可能爆炸感到不安,但正式進口的產品沒有這種危險。我們公司的海外產品,基于安全保障貿易管理規定的出口計劃(Icom安全保障貿易管理計劃),在嚴格的管理體系下出口,直到到達正規代理商。我們制造的無線電設備都附有序列號。接受海外正規代理商的訂單后,產品將從制造商和歌山Icom株式會社(有田工廠、紀之川工廠兩處,和歌山縣)發貨。發貨的產品由貨代(運輸處理商)交付給正規代理商。我們掌握所有涉及此期間運輸的運輸公司及其手段和路線的信息,這些信息都與序列號相關聯。另外,在銷售之前,哪個序列號的產品將銷售給哪個最終用戶并不確定。因此,我們認為,在面向我們正規代理商的流通過程中,實際上不可能針對特定最終用戶使用的無線電設備進行加工。要確定這次爆炸的無線電設備不是我們公司的產品,唯一的方法是確認實際爆炸的設備。但是如第二則消息中報告的,沒有貼上全息圖密封以及上述內容等,根據到目前為止已經明確的多個信息,我們認為爆炸的無線電設備是我們公司制造的可能性極低。在中東地區,我們也確認了存在仿制品市場,雖然很難給出確切的數字,但以亞洲地區為中心,有很多仿制品在流通。仿制品不僅損害我們公司的銷售,還可能導致最終用戶違反各國的無線電法規,引起質量問題,甚至可能帶來安全問題。因此,我們公司一直將排除仿制品作為企業的責任。對于容易被仿制的產品,我們實施了以下一種或兩種措施,以便用戶自己確認產品真偽:通過貼上QR碼進行真偽認證系統,貼上全息圖密封 詳細信息:無論地區如何,對于制造和銷售仿制品的組織,我們通過訴訟和與當局的打擊等堅決的措施進行應對。泰國的措施示例:2021年1月,泰國特別調查部對一家假冒產品供應商進行了打擊,查獲的假冒產品共計37,694件,包括Icom產品和同行業其他公司的產品,總價值約5000萬泰銖(約2億日元)。此外被抓獲的假冒產品經銷商在隨后的訴訟中被判有罪。2022年11月10日Icom有限公司向泰國特別調查部為本次調查等活動致送感謝信。此外,近年來,網上銷售的仿制品有所增加,我們正在加強對策。為了安全和安心地使用,請從我們公司的正規代理商處購買無線電設備。無論是否是我們公司制造的產品,作為應該維護“安心·安全”的工具,無線電設備被這樣使用是令人遺憾的。同時,我們對無線電設備的信譽以這種方式受到損害,感到非常憤怒。作為創造安全豐富社會的先進通信企業,我們將繼續努力,確保市場上供應的產品能夠讓用戶放心使用。
(中國集群通信網 | 責任編輯:陸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