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展開前期調研:5G專頻專網浮出水面
時間:2024-09-18 來源:網絡 作者:網絡 點擊:
次
主頁(http://www.130131.com):官方展開前期調研:5G專頻專網浮出水面
8月26日消息(九九)日前,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發布《關于開展工業5G獨立專網試點建設需求調研工作的通知》。通知稱,為貫徹落實《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24年工作計劃》中“開展工業5G獨立專網試點工作”任務,面向工業企業、電信運營商、專網集成服務商廣泛征集工業5G獨立專網新建和意向建設項目。在通知附件《工業5G獨立專網試點建設意向表》“意向使用頻段”一欄中,包含“運營商頻段”和“工業互聯網頻段”兩個選項,意味著工業企業利用專網頻段自建自營5G專網或將取得突破性進展。2026年5G專網收益將達2361億元,CAGR為108.2%根據3GPP R16標準定義,5G專網分為獨立部署模式(獨立專網)和公網集成模式。獨立部署模式是指使用專用的頻譜來建設完全專用的網絡,不與任何人共享;公網集成模式根據與公網共享程度不同,又可分為“與公網部分共享”(混合專網),和“與公網端到端共享”(虛擬專網)這兩類。基于上述三種部署模型,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均已推出相應的5G專網業務,并根據千行百業多樣化的需求設置了不同的服務級別。包括中國移動(600941)的優享模式、專享模式、尊享模式,中國電信(601728)的致遠模式、比鄰模式、如翼模式,中國聯通(600050)的虛擬專網、混合專網、獨立專網。據了解,3家電信運營商從2020年7月開啟5G專網布局,5G專網一直以翻倍甚至數倍的速度增長。工業和信息化部統計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我國5G行業虛擬專網數量突破1萬個,2023年5月,國內5G專網用例升至1.6萬余個,2023年年底繼續增長至3.16萬余個。根據三大運營商近期發布的上半年業績報告,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專網數量均達到1.2萬+,中國移動雖未公布專網具體數量,但是披露了5G專網收入達39億元,同比增長53.7%,在智慧城市、智慧工廠、智慧園區、智慧校園等細分領域規模發展成效顯著,累計簽約5G行業商用案例超4萬個。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5G專網市場的總收益達23億元。2021年,5G專網市場占我國物聯網市場約0.2%的比重,總收益達60億元。隨著各行業數字化轉型速度的加快,我國5G專網市場的總收益預計于2026年達到2361億元,2021—2026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為108.2%。5G三大應用場景中,除eMBB主要面向ToC應用外,mMTC和URLLC均屬于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等行業應用范疇,面向ToB需求。隨著產業升級,數字化轉型對數據安全及數據處理提出更嚴苛的低時延要求,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具有成本低廉、部署方便等特點的5G獨立專網。區別于運營商建設和運營的5G公共網絡,5G專網具有差異化的本地服務、可定制化的建網成本、靈活的安全管控、個性化的自服務等諸多特點。2022年1月,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在750千伏蘭州東變電站建成并投入使用了國內首個企業自建5G電力無線專網,這也是國內首個使用5.8GHz免授權頻段的企業自建獨享網絡,用于滿足電力公司巡檢機器人、移動巡檢、視頻監控等移動和大帶寬業務應用。2022年11月,工信部在“2022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宣布向中國商飛頒發全國第一張企業5G專網的頻率許可,授權頻段為5925~6125MHz和24.75~25.15GHz,支持中國商飛在其工廠部署5G專網連接。在“2023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中國商飛總經理周新民介紹,經過一年時間,中國商飛已經在授權的工業無線專用頻段上建設了一套滿足企業定制化需求,涵蓋通信基站、工業終端,網管平臺等方面的5G專頻專網系統,為企業提供數據采集,智慧檢測、視覺管控等可復制的工業數字化綜合解決方案,對中國商飛的新型工業化建設提供了數字化支撐。企業使用專用頻率建設無線專網,可以真正實現企業的數據安全和獨立專用。同時,對于高價值場景可以避免與公眾業務間的干擾,確保網絡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另外,從管理運維角度,也能更好地將5G融入到現有工業網絡中,更好地支持5G的網管及運維需求。中國商飛的成功經驗為工業企業建設5G獨立專網提供了參考樣板,有資金、技術實力并有定制化需求的大型工業企業,將有意愿申請5G專網頻段。Omdia分析師認為,“推動5G ToB收入的最佳方式將是專注于完全隔離的5G專網”。5G獨立專網的應用有助于推動5G網絡向更多垂直行業場景的深入,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并加速兌現商業價值。
(中國集群通信網 | 責任編輯:李俊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