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http://www.130131.com):中國對講機“模轉數”產業報告 2009年12月1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關于150MHz 400MHz頻段專用對講機頻率規劃和使用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以下簡稱“666”號文件)。從2011年1月開始實施,五年過渡期后,數字對講機將完全取代模擬對講機。“666號文件”的發布標志著中國專業對講機領域數字對講機時代的到來。“666號文件”發布兩年半之后,我國的專業對講機數字化進展如何,有哪些趨勢,又面臨哪些挑戰,產業鏈各方將如何應對,以迎接更輝煌的未來?《通信產業報》針對產業鏈的三大力量——用戶、廠商、渠道商,進行了深入調查,洞察了我國專業對講機產業“模轉數”的一些趨勢和挑戰,并發布了《中國對講機“模轉數”進程報告》。 模數轉換三駕馬車面臨挑戰 用戶、廠商和渠道商是我國專業對講機(以下簡稱對講機)產業數字化進程中的三大力量。用戶的需求是數字化創新的源動力,廠商是產業創新的推進器,而渠道商是架設在用戶與廠商之間的橋梁。在政府政策的影響下,這三者之間相互合作與博弈,形成了驅動我國“模轉數”進程的核心力量。 總體而言,這三股力量都已經開始了各自的“模轉數”進程,但是并非處于同一狀態,尚未形成良好的聚能效應。 鑒于對“模轉數”的國家政策和數字化優勢認知的缺乏,擔心“模轉數”的成本和對原有模擬系統正常運營的擔心,少數用戶積極踏上了“模轉數”的征程,而多數用戶則處于觀望狀態。 廠商幾乎無一例外地認識到了“模轉數”是一個必須的選項,絕大多數廠商已經進入數字化產品的生產或研發階段,但是國家技術標準的懸而未定、用戶的消極以及數字對講機產品價格的高昂不下在阻礙著他們數字化業務的推進。 主流渠道商是這三股力量中最為樂觀的一個群體,目前絕大多數的渠道商已經進入銷售或者即將銷售數字對講機的階段,但是,數字對講機居高不下的價格、不夠豐富的產品種類以及用戶對于數字對講機優勢的認知缺乏,在制約著銷售業務的增長。 技術標準影響全局 技術標準是行業的發展大綱、企業的指路明燈,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目前我國的數字對講機產業還沒有出臺相應的國家標準。數字對講機的國家標準也成為行業內最為關注的一個話題。是多家行業標準并存,還是由國家起用某一標準或制定出統一的國家標準,國家的態度也一直沒有明確。 針對對講機企業的調查顯示,64%的生產廠商憂心數字對講機國家標準不確定。國家標準不確定已經成為對講機企業發展數字對講機業務的第二大挑戰。 通信標準過多,不僅使企業的產品生產變得很被動,用戶在面對很多標準的時候,也會感到無所適從。調查顯示用戶對于數字對講機的標準普遍不熟悉,而且對于數字對講機的優點和應用不太了解,這也會加重其選擇數字對講機啟動“模轉數”進程的難度。 多數用戶沒有聽說過任何數字對講機標準 據調查,52%的對講機用戶沒有聽說過任何數字對講機標準,這說明用戶對于數字對講機的技術標準普遍缺乏知曉和認知。另外,對講機用戶群體聽說過或相對了解較多的數字對講機標準分別為DMR、dPMR、PDT。需要指出的是,DMR和dPMR標準分別于2007年12月和2008年12月由歐洲ETSI正式公布,而PDT至今還沒有正式的標準文件發布。 另外還需要指出,完成“模轉數”的用戶對數字對講機技術標準明顯熟悉得多,他們都聽說過至少一種數字對講機標準。已經模轉數的用戶比較熟悉的數字對講機標準是DMR、dPMR、PDT,占已經完成“模轉數”用戶的比例分別為43%、43%、40%。 雖然多數對講機用戶對于數字對講機標準不太熟悉,但是他們也談到了對于數字對講機標準的考量因素。調查顯示,59%的用戶希望技術標準支持質優價廉的產品系列,55%的用戶希望技術標準基于成熟的技術,46%的用戶希望技術標準有經過市場驗證的產品,45%的用戶希望技術標準能夠照顧絕大多數的主流用戶。 生產廠商最希望技術標準支持國際業務的拓展 對講機生產廠商普遍比較關注數字對講機技術標準的制定。據調查,有70%的廠商希望技術標準能得到全球認可,支持其國際業務的拓展,61%的廠商希望技術標準適應大范圍的主流用戶,55%的廠商希望技術標準成熟,48%的廠商希望技術標準考慮產業鏈的完善和配套。 調查顯示,生產廠商最希望技術標準支持國際業務的拓展,非?粗財底謱χv機標準的全球認可性,這和中國的對講機廠商廣泛開展國際貿易的現狀密切相關。根據針對相關廠商的深入調查,很多對講機生產廠商反映其對講機產品的很大一部分是要用于出口業務。 調查顯示,當下生產廠商生產和研發數字對講機采用較多的三種技術分別為DMR、dPMR、PDT等,所占比例分別為67%、52%、12%。 主流渠道商銷售最多的是DMR數字對講機 主流對講機渠道商在調查中也表達了他們對制定數字對講機技術標準的考量因素。據調查,73%的渠道商希望技術標準支持“模轉數”的平滑過渡,50%的渠道商希望技術標準適用于大范圍主流用戶,50%的渠道商希望技術標準擁有成熟的產品、先進的技術網絡平臺,40%的渠道商希望技術標準有完善的產業鏈配套。 據調查,當下渠道商銷售最多的是DMR技術標準的數字對講機,有75%的渠道商在銷售或準備進貨銷售DMR技術標準的數字對講機,另外,有27%的渠道商在銷售或者準備進貨銷售PDT數字對講機,有15%的渠道商在銷售或者準備進貨銷售dPMR技術標準的數字對講機。 制定技術標準需要考量的六大關鍵因素 調查顯示,用戶更多的是從實際使用的角度去進行考量,所以對于技術標準特別關注支持質優價廉的產品系列、基于成熟的技術、經過市場驗證的產品以及能夠照顧絕大多數的主流用戶;生產廠商更多的是從產業經營的角度進行考量,所以對于標準特別關注支持國際業務、適應大范圍的主流用戶、技術成熟、產業鏈的完善和配套;而渠道商更多是從銷售業務本身進行考量,所以對于標準特別關注“模轉數”的平滑過渡、適用大范圍主流用戶以及技術成熟和擁有先進的技術網絡平臺。 綜上所述,相關部門在制定數字對講機技術標準的時候,應該綜合考慮用戶、廠商和渠道商的優先利益,把下列因素納入考慮范疇: 1、符合國際標準,支持廠商開拓全球業務; 2、適用大范圍的用戶; 3、支持質優價廉的產品研發與生產; 4、基于成熟的技術; 5、適合“模轉數”的平滑過渡; 6、擁有完善的產業鏈。 CDMR標準深受產業各方支持和關注 根據針對產業各方面的深入訪問和調研,我們發現在各種技術體制中,由專業數字無線通信技術(CDMR:China Digital Mobile Radio)論壇所倡導的CDMR技術標準最受產業各方面的支持和關注。CDMR論壇由13家專業數字無線通信技術知名企業、科研機構以及高等院校共同發起舉辦,提倡全面、準確理解并促進“666號文件”精神的貫徹執行,以DMR數字通信技術為基礎,促進中國自主知識產權標準的研究和制定,積極推動專業無線通信從模擬到數字的轉換,解決推動專業無線通信數字化進程中市場和用戶遇到的問題等。CDMR技術標準具備如下若干特點。 1、基于國際主流技術標準DMR,助力中國企業更好地走向世界 根據調查,生產廠商最期待數字對講機技術標準支持國際業務的拓展、符合國際標準。畢竟,中國對講機生產廠商的對講機產品很大一部分是要用于出口業務。 作為國際數字對講機的主流標準,采用DMR技術的終端產品近年來在全球范圍內迅速增長,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其市場占有率都非常高,根據調查,國內有75%的渠道商在銷售或準備進貨銷售DMR技術標準的數字對講機。 CDMR技術標準基于DMR標準,并在其基礎上做了中國本土化的調整,其國際性有望助力中國對講機企業更好地走向世界。國際咨詢公司 IMS通過對全球數字對講技術與市場的跟蹤調查,在其咨詢報告中指出,2008年到2013年是模擬轉向數字的變更期,大部分市場將會轉向低成本的數字對講,比如DMR。 2、兼顧國內特色和適應中國實際,技術及專利壁壘可以降到最低點 CDMR標準由國內的很多企業以及研究機構共同倡導,具有中國特色。另外,CDMR標準致力于中國自主知識產權標準的研究和制定,積極推動國內外大多數相關廠商開展知識產權共享,開放專利和技術,CDMR論壇中包括摩托羅拉系統公司在內的主要成員承諾最大程度地開放技術標準相關的專利和技術,CDMR技術標準使得技術和專利壁壘可以降到最低點。 3、便于進行大規模集成化的生產,降低數字對講機生產成本和價格 基于專網通信的對講機產業其市場規模相比于公網通信要小很多,難以支撐眾多的數字對講機技術標準。CDMR基于主流的 DMR技術標準,其技術更加成熟、適用于國內外大范圍的主流用戶。此外,CDMR論壇成員匯集了芯片廠商、設備廠商、解決方案提供商和大專院校等機構,具有完善的產業鏈配套,加上該技術更低的入門門檻,更加便于生產廠商進行大規模集成化的生產,可以降低數字對講機生產成本和突破數字對講機的價格障礙。 4、適合“模轉數”的平滑過渡,加快中國對講機的數字化進程 根據調查,DMR技術標準在中國對講機的“模轉數”進程中表現突出,得到用戶、生產廠商、渠道商的普遍認可。CDMR技術標準基于DMR技術標準,并且進一步推進DMR標準應用的中國化,適合產業“模轉數”的平滑過渡,可以進一步加快中國對講機的數字化進程。 綜上所述,CDMR技術標準有著其它制式所無法比擬的眾多優勢,在各行業可以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并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益以及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是中國對講機產業數字化的理性選擇。 產業期待聚能效應,各方協力創造新局 為了更好地促進對講機產業“模轉數”的健康、快速開展,讓各方獲取最佳的價值回報,通過針對用戶、生產廠商和渠道商的調查以及深入訪問,特向相關政府管理部門、對講機用戶、對講機廠商、對講機渠道商提出如下建議,以供參考。 對于相關政府管理部門的三條建議: 1、政策要更加明晰,數字對講機的宣傳和推廣力度要加強:調查發現,用戶對“模轉數”政策和數字對講機優點缺乏了解。國家需要下發更詳細、完善的文件使國家政策更清晰,同時需要進一步加強數字對講機政策的宣傳和推廣力度。 2、盡快出臺數字對講機標準,促進產業鏈的修正及完善:國家數字對講機技術標準不明確已經成為生產廠商“模轉數”的重大挑戰,生產廠商急需明確的標準參照來考慮研發和投入,并促進產業鏈生態環境的建立和產業的健康發展。 3、推動產業鏈的重塑和升級:數字對講機抬高了產業技術門檻,從根本上重塑和升級產業鏈成為推動數字對講機產業崛起的關鍵。政府可以按產業鏈的生產環節,從產業鏈的上游到下游,分割、細分產業鏈環節,引導企業按自己的能力進入不同的產業鏈生產環節。 對于對講機用戶實施數字化的五條建議: 1、選擇數字化,而不是被數字化:用戶需要認識到對講機數字化是大勢所趨,并且能帶來更高的價值回報,而模擬對講機必將退出市場。在這一形勢下,要主動了解國家政策,認識數字化的優勢,積極地參與到數字化進程中來,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也驅動產業的發展。 2、選擇價值,而不是僅僅關注價格:調查發現,用戶普遍對數字對講機形成價格敏感,隨著技術的進步,規模的形成,數字化的深入,數字對講機的價格自然會降下來。但是,數字對講機不僅具有更好的話音,更廣的覆蓋,還帶來更高的頻譜利用率、更豐富的應用和業務,以及更高的投資回報。用戶需要關注自己的業務需求,并用新的數字技術來滿足新的業務需求。 3、選擇品牌廠商,而不是被被動推銷:品牌廠商不僅擁有成熟的技術和已經驗證的產品,而且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行業經驗,可以為您的數字化提供咨詢意見和解決方案。 4、選擇成熟且經驗證的技術:成熟的技術以及經過市場驗證的產品,可以保證數字對講機的質量和用戶的使用體驗,避免選用不合適技術產品所帶來的風險和損失。 5、選擇平滑過渡的路徑和模數兼容的產品:如果是已經建成模擬系統的用戶,要選擇模擬數字兼容的產品以避免重復投資,并保障模數轉換的順利進行。 對于生產廠商發展數字對講機業務的五條建議: 1、積極參與和推動數字對講機國家標準制定:對講機生產廠家要積極參與進來,推動有利于產業發展的技術標準出臺,加快推進產業的“模轉數”進程。 2、明確業務和技術方向,以技術和規;a突破數字對講機價格瓶頸:數字對講機抬高了對講機產業的技術門檻,產業鏈面臨重塑和升級,企業要按自己的能力及發展方向進入不同的產業鏈生產環節,選用適合業務拓展以及適用于廣泛用戶需求的主流成熟技術,依靠產業規模的擴大及自身的規;a,突破數字對講機的價格瓶頸。 3、積極開展市場宣傳,展示數字化產品的功能與價值:調查顯示用戶對于“模轉數”和數字對講機的優勢認知不夠,購買不積極,廠家需要積極宣傳數字化產品的功能和價值,讓用戶真切感受到數字對講機實實在在的好處以及“模轉數”的必要性。 4、研發適合用戶需求的產品,提供模數兼容、平滑過渡的解決方案:調查顯示用戶目前對數字對講機的期待還是以基本通話功能為主,對數字化應用的意識不高,用戶和渠道商都期待數字對講機產品能夠支持“模轉數”的平滑過渡,廠商需要研發適合用戶實際需求的數字對講機,同時提供模數兼容、平滑過渡的解決方案。 5、支持渠道商的二次開發與銷售業務:為了更好滿足不同行業用戶的多樣化定制需求,生產廠商需要提供良好的數字對講機應用開發平臺,給有能力的渠道商進行二次應用開發,同時為渠道商的二次開發提供更為全面的技術支持和銷售支持。 對于渠道商開展“模轉數”業務的五條建議: 1、加強用戶培訓和市場培育:調查顯示用戶對于數字對講機普遍不了解,作為與用戶接觸零距離的渠道商需要加強用戶培訓和市場培育,向用戶全面講解數字機的性能以及優勢,讓用戶了解當今專業無線通信行業的發展方向,使他們確實了解到數字對講機的好處。 2、洞悉用戶需求,做行業顧問:對講機用戶對于數字對講機技術缺乏了解,對于自身的要求不明,渠道商需要洞悉并精準地把握用戶需求,憑借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行業經驗,做行業顧問,為用戶的“模轉數”提供針對性的意見以及解決方案。 3、加強客戶化開發,提供解決方案:數字對講機的應用范圍會被放大,性能之外,用戶會更加注重應用和服務,因此本地化開發和本地化服務變得更加重要。 4、與品牌廠商合作:憑借品牌廠商的品牌價值和影響力,可使數字對講機業務獲得先發優勢,而且品牌廠商的產品適合于二次應用開發,也可以隨時獲得更為全面的技術支持和銷售支持。 5、選擇技術成熟、產品已經驗證的技術標準:調查顯示對講機用戶的“模轉數”選擇積極性有待提升。選擇技術成熟和產品業經市場驗證的技術標準很有必要,憑借成熟的技術和豐富的成功案例才能夠更好地獲取用戶的信賴和支持。(注:《中國對講機“模轉數”進程報告》全文可在通信產業網下載) ■調查介紹 本次調查的對象包括專業對講機用戶、專業對講機生產廠商以及專業對講機渠道商。 調查研究方法包括問卷調查、重點對象深訪、座談會、二手資料調研。 問卷調查共從2808名專業對講機主流用戶名單中隨機聯系到608名用戶,成功發放問卷數為267份,回收有效問卷數為201份,用戶涉及單位個數為193個;根據121家主流專業對講機生產廠商的聯系名單,成功發放問卷數為75份,收回有效問卷數為33份,生產廠商涉及單位個數為27個;從1243個專業對講機主流渠道商名單中隨機選取160個渠道商,成功發放問卷110個,收回有效問卷數48份,渠道商涉及單位數為44個。(如表)
●有效問卷用戶的地區分布為:東北(4%),華北(21%),華東(39%),華南(17%)、華中(12%),西北(2%),西南(4%),不確定(1%) ●有效問卷用戶的行業分布為:政府與公共安全(9%),交通運輸(9%),能源與公用事業(10%),林業(1%),制造業(26%),酒店、物業等服務業(24%),教育(4%),其他(17%) ●有效問卷生產廠商的地區分布為:東北(0),華北(3%),華東(61%),華南(27%)、華中(0),西北(3%),西南(6%) ●有效問卷渠道商的地區分布為:東北(6%),華北(21%),華東(29%),華南(11%)、華中(8%),西北(10%),西南(15%) 本文轉自通信產業網 (中國集群通信網 | 責任編輯:陳曉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