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http://www.130131.com):拆機實錘!Yaesu FT-4X 竟是精裝版寶鋒?
與多數業余無線電產品一樣,實際機型名稱末尾會加字母以區分銷售地區:R 代表北美,E 代表歐洲。兩個版本的差異極小,主要集中在可用頻段范圍。本文評測的是歐洲版,型號標注為 FT-4XE。 這一“迷你軍團”中的旗艦是 FT-65,官方定位接替已服役 14 年、略顯年邁但依舊熱銷的經典 FT-60。FT-4X 則是其精簡版:體積更小,鍵盤更緊湊,顯示屏也更為基礎。
為了在入門級市場與 Baofeng UV-5R 這類“爆款”抗衡,Yaesu 把對方受歡迎的配置也搬了過來:反極 SMA 天線座、緊急報警、FM 收音機……于是有人立馬把這些新機稱作“換殼寶鋒”。真相如何,我后面會實測揭曉。 整個新系列共用同一天線、充電器和配件,但大機型的電池規格不同,無法互換。FT-65 和 FT-25 還可選配升級版的 2500 mAh 大容量電池。 開箱清單
FT-4X 的包裝盒里包括:主機、SBR-28LI 7.4 V 1750 mAh 鋰電池、SRA-15 天線、SHB-18 背夾、SAD-20B 交流適配器、SBH-22 桌面充電座、操作手冊以及一份鋰電池安全警示。
整機四周都用上了橡膠墊圈,就連電池觸點也做了密封,所以我敢打包票:這 IP54 不是紙面功夫,下雨天帶出去用,完全沒問題。
固定電池的微型卡扣藏得太深,又小又薄,戴手套或手凍僵時很難摳開;一旦摔機,這里也是最先“陣亡”的薄弱點。好在平時基本不用拆電池,忍忍就過去了。
前端小測: 在射頻“菜市場”里跑了圈,FT-4X 表現算及格。主觀聽感比 UV-5R、TH-F7E 好,跟 TH-D7E 差不多——不算儀器級,但日常夠用。 • S 表:12 格(0-11),雖然跟“每格 6 dB、-93 dBm=S9”的火腿標準差得遠,起碼能告訴你信號往左還是往右。 FM 廣播: 切到 VFO B 或信道模式,直接鍵盤輸頻點即可;VFO A 不吃 FM。輸入<100 MHz 時前面補 0,例如 090.300 = 90.3 MHz。順帶一提,4 米段(70 MHz)也能收,意外福利。
裝上原裝天線時,我發現 SMA 中心針沒完全頂到位——估計是省成本惹的禍。雖然只是個機械小毛病,但足以把末級功放燒掉,必須重視! 機身側面,PTT 鍵旁有一顆 T-CALL 鍵,默認發射 1750 Hz 亞音;再往上是緊急鍵,一鍵回到“家庭頻點”并開始報警,屏幕會閃 SOS 的摩爾斯燈號。
鍵盤按鍵又小又軟,橡膠材質、行程長,而且每列之間還有凸起的防誤觸“隔板”。結果就是——難按到懷疑人生,手感被寶鋒 UV-5R 甚至我摸過的任何機型都甩幾條街。戶外黨戴手套?直接勸退,根本按不動。
更糟的是:功能鍵(同時也是進入菜單的鍵)被放在機身側面,緊挨著 PTT 和 T-CALL。進入菜單后,短按此鍵是“確認”,長按則是“返回”。說明書居然讓你用 PTT 鍵來“保存”設置!這種交互邏輯簡直災難級,而且多少有點冒險——即便 Yaesu 已經這樣干了好多年。 更更糟的是:菜單按字母順序排列,導致相關功能完全被打散。DCS 在第 10 項,Repeater Shift 卻在第 31 項,仿佛為了讓你體驗用那糟糕鍵盤、在 6 位字母數字屏上上下翻滾找兩個中繼相關設置的樂趣。想把中繼差頻從 7.6 改成 1.6?你只能按住下鍵將近一分鐘,因為根本沒法直接輸入數值。CTCSS 藏在 38. TN FRQ(還得用 V/M 在 R 和 T 之間切換),而“打開發射 CTCSS”卻在 36. SQL TYP(沒錯,毫無邏輯)。要是讓這位設計師去造車,剎車踏板大概會被塞進第 17 號子菜單,還得連按 6 次才能啟用。 雪上加霜:常用設置沒有快捷方式,也沒有快速入口,你只能依靠兩顆迷你上下鍵在 45 項菜單里慢慢滾。鍵盤支持二級(Function + 鍵)和三級(長按鍵)組合,但絕大多數鍵位根本沒被利用。比如想改發射功率,你得深入菜單——顯然功率調節還不夠重要,不配做二級功能。而僅有的幾個二級功能你也得死記硬背,因為鍵帽上沒有任何標識告訴你它們還能干啥。 尷尬的是:FT-4X 的菜單項 28 RF SQL 號稱調節靜噪等級,可選 OFF 到 S9。然而再按 F 加 T-CALL,又冒出一個 Squelch Level 設置,范圍是 0 到 15。兩者都能影響靜噪門限,但沒人說得清區別在哪。 唯一亮點:鍵盤帶背光,還有兩個可編程側鍵。我還沒試,但其中一個大概率會被設成功率切換。此外還有個自動中繼差頻 ARS 功能,當你處于標準中繼頻點時,它會自動啟用差頻。在英國 UHF 段成功率大概只有一半,但聊勝于無。 解鎖全段發射 如需在業余頻段之外發射,請按以下步驟操作:
拆機解析 寶鋒 UV-5R 以及大多數國產 VHF/UHF 手持機之所以能壓到白菜價,關鍵在于它們都采用了 RDA 微電子的“對講機單芯片”方案——RDA1846。最新版為 RDA1846S,幾乎成了所有廉價國產機的標配,再配合一顆做 FM 廣播的協芯片 RDA5802。 這套方案雖現代、集成度高,但設計初衷是省錢而非性能。搭配前端寬濾波器后,很容易得到一臺在復雜射頻環境下就“暈機”的接收機,F在我們把 Yaesu FT-4X 拆開,看看里面到底用了什么。
把整塊鋁后蓋拆下來要多花點時間,上面螺絲不少;但背面這一側才是真正的主 PCB,所有“好料”都在這里:
看起來輸入/輸出端都加了像樣的濾波器,分量明顯比寶鋒足。
沒錯,芯片上印著“46S”,前面應該還有“18”——換個角度一看,果然就是“1846S”。
所以,傳言屬實——新一代 Yaesu 對講機其實就是“精裝修”的寶鋒。這未必是件壞事。 結論 拆開 FT-4X 后,我重寫了整段結論:內部方案與寶鋒如出一轍,但前端濾波更扎實,整體做工也明顯上了一個臺階?上,Yaesu 卻在幾個關鍵點上把寶鋒原本做得更好的地方給“改殘”了——最典型就是交互邏輯。 射頻部分確實更強,外殼也更耐造,可用戶界面之糟糕是我目前見過最差的。 如果忽略天線接口的小毛病,它算是一臺適合戶外、但人機體驗糟糕的對講機,更適合偶爾拿出來用用。
收尾提醒: 寶鋒或建伍的附件統統插不上——FT-4X 換了全新的電池和音頻接口。天線倒是通用,UV-5R 可以塞進 Yaesu 的座充充電(反過來不行)。遺憾的是,FT-4X 及其新系列沒有 AA 電池盒,老 Yaesu 機型那種干電池“備胎”已成絕響。 后續補測: 后來在山頂 VHF 廣播臺旁,把 FT-4XE、FT-60E 和 UV-5R 都拉出來遛彎(原裝天線,中檔靜噪)。結果:FT-4XE 前端比 UV-5R 稍好,但跟 FT-60E 相比依舊差一截。 (中國集群通信網 | 責任編輯:李俊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