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遙領先!從巴以沖突看中國衛星技術
時間:2024-06-29 來源:網絡 作者:網絡 點擊:
次
主頁(http://www.130131.com):遙遙領先!從巴以沖突看中國衛星技術

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宣布對以色列發動軍事行動,向以色列境內發射千枚火箭彈,造成多人傷亡。隨后以色列正式向哈馬斯宣戰,并對加沙地帶展開大規模報復行動,并停止向加沙地帶供應電力、燃料和物資。
10月14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新一輪大規模軍事沖突,以軍繼續空襲加沙地帶目標,加沙地帶多處升起濃煙并伴有巨大聲響。截止15日晚,本輪巴以沖突已致雙方4000人死亡。

從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以下簡稱SDG中心)獲取的最新衛星影像顯示,由于以色列切斷了電力供應,在全球人口最密集地區之一的加沙地帶夜晚幾乎完全陷入黑暗,這與該地區此前夜晚的燈火通明形成鮮明對比,這也凸顯出加沙地帶民眾當下生存處境的艱難。
利用SDG中心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的微光成像儀,在當地時間9月14日晚10時左右拍攝的加沙地帶夜景圖像顯示,在此輪巴以沖突之前,整個加沙地帶的夜晚燈火通明,這也直觀反映了該地區的人口稠密程度。

加沙地帶三分之二的供電來自以色列,在以色列宣布對加沙地帶全面封鎖之后,10月11日,加沙地帶唯一發電廠因燃料短缺也不得不關停,該地區徹底停電。停電還影響了當地通信系統的運作和居民的日常食品保存,民眾也無法從銀行取出存款。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3日還指出,斷電在加沙地帶還引發了飲用水危機。

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當地時間10月12日晚10時左右獲取的的最新衛星影像也顯示,在徹底斷電之后,整個加沙地帶的夜晚幾乎完全陷入了黑暗,只有零星的燈火,這也意味著整個加沙地帶陷入了癱瘓,當地民眾的基本生活已無法得到保障。
中國調動衛星群,對加沙地區進行隨時監控,時刻把握戰場發展態勢。來自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以下簡稱SDG中心)獲取的衛星圖像,一方面真實直觀地展現戰爭帶來的殘酷破壞,另一方面,也凸顯了中國衛星技術的發展與實力。
中國衛星技術發展時間短,關于對中國衛星技術的質疑,“中國衛星技術差”的評論一直存在。然而,這組衛星照片發布,實力打臉反轉,證明中國衛星技術迅速崛起,屬實遙遙領先。
尤其是微光成像技術,使我國在夜晚依舊可以進行高清觀測,為后勤支持和預警提供強大技術支持。該衛星技術在全球范圍之中,已知情況在軌運行具有微光成像能力的衛星主要集中在中國、美國和以色列三國,也就是全球只有3個國家擁有這方面的技術。

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我國衛星技術的戰略應用也不僅僅局限于軍事領域。 目前,我國已形成以衛星導航、衛星通信、衛星遙感為主的衛星應用體系,覆蓋了國土調查、應急管理、海洋、氣象等諸多領域。在遠程醫療、應急救災場景下,衛星對通信渠道的助力早已不可或缺;精準農業、智慧城市、自動駕駛等新興應用場景中,衛星能夠為導航的精準度保駕護航;而在基礎設施測繪、環境監測、自然資源管理等方面,衛星則能夠提供全時空實時感知、全周期實時監測和全要素實時評估的遙感功能。 
同時,在“一帶一路”的建設過程中,中國衛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基礎服務,支撐保障“一帶一路”順利推進建設,做出重大貢獻。 在信息時代的今天,科技競爭已成為國際軍事競賽的焦點。衛星技術作為現代軍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日益成為決定國家安全的關鍵因素之一。 正所謂居安思危,在此,非常感謝國家領先的衛星技術以及強大的軍事科技力量,保障了國民的安全和平,給我們“穩穩的幸!。
(中國集群通信網 | 責任編輯:李俊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