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分組報告系統(APRS)概述
時間:2025-06-06 來源:對講機世界 作者:網絡 點擊:
次
主頁(http://www.130131.com):自動分組報告系統(APRS)概述
APRS 是個啥? 簡單說,它就是一個用無線電“自動發位置、發消息”的系統。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個基于業余無線電的“共享實時地圖”。它最拿手的就是用 GPS 追蹤移動的東西,比如跑馬拉松的人、野外救援隊、甚至是天上的氣球。但它不光能發位置,還能發短消息、傳氣象站的數據、發個通知公告啥的,然后把這些信息都顯示在地圖上。它的最大好處就是信息帶位置(地理編碼),在地圖上一目了然,特別適合需要知道“誰在哪”、“什么東西在什么位置”的場景。 
來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APRS 是怎么來的? 這事兒得從上世紀80年代說起。一個叫 Bob Bruninga 的老外(呼號 WB4APR)是它的發明人。那時候他就在琢磨怎么定位東西,但還沒連起來。等到了90年代,普通老百姓也能用上 GPS 了,這個系統的框架就慢慢搭起來了。到了2000年左右,技術更成熟了:給它專門劃了一塊無線電頻率(省得跟別人“撞車”),建了連接互聯網的網關,還定好了信息怎么在無線電中繼站之間“接力傳遞”的規矩。真正火起來是像 Kenwood、Yaesu 這些大牌無線電廠家也開始在他們的設備里內置 APRS 功能了,這下用起來就方便多了。 APRS 是怎么工作的?(技術原理通俗講) 信息怎么傳? - 它用的是無線電,速度不快(相當于老式撥號上網的速度),信息包格式是 AX.25 (業余無線電常用的一種格式)。
- 需要一個叫 TNC 的小盒子(或者現在設備里集成了),負責把電腦或設備里的數字信息變成無線電能傳的“聲音”信號,反過來也能把收到的“聲音”信號變回電腦能懂的信息。
“發完就跑”模式 - APRS 不需要像打電話那樣兩邊一直連著。你設備(比如手臺+GPS)把自己的呼號、位置等信息打包發出去就完事了。
- 這信息包就像個小紙條,上面寫著:“我是誰(呼號),我在哪(GPS位置),麻煩誰看到了幫我傳一下(路徑,下面講)”。
- 無線電波覆蓋范圍內的中繼站(Digipeater) 收到這個“小紙條”,一看要求,如果符合規則,就會幫你再廣播一次,這樣信號就能傳得更遠(像接力賽)。

怎么控制“接力”? - 怕紙條被無限傳下去搞亂套?就用 WIDE 路徑協議來控制。
WIDE 是個通用標識,意思是“請任意中繼站幫忙傳一次”。中繼站傳完會把 WIDE 換成自己的呼號(比如 WIDE -> RELAY),告訴后面“是我傳的”。- 更精細的控制用
WIDE1-1 或 WIDE2-2 之類的寫法。數字表示最多能被接力傳幾次。比如 WIDE2-1 的意思是:第一次聽到的中繼站可以傳一次(這時路徑可能變成 WIDE1),第二次聽到的中繼站也能再傳一次(路徑可能變成你的呼號),然后就不能再傳了。WIDE2-2 就是最多可以傳兩次。這就避免了信息在電波里“轉圈圈”造成擁堵。
互聯網網關 (iGate) - 連接全世界 - 收本地無線電信號:把聽到的本地的位置、消息等信息(比如你手臺發的)“翻譯”好,上傳到全球的 APRS 網絡服務器上(這樣全世界在網上都能看到你)。
- 發全球互聯網信息:從全球服務器下載別人發的位置、消息(可能是千里之外發到網上的),再“翻譯”成無線電信號,通過本地天線廣播出去(這樣你本地的手臺也能收到千里之外的信息)。
- 它一邊連著無線電天線,能聽到本地無線電里的 APRS 信息;另一邊連著互聯網。
- 有了 iGate,你的信息就能突破本地無線電的覆蓋限制,真正實現全球互聯互通!
(中國集群通信網 | 責任編輯:李俊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