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http://www.130131.com):烏克蘭無線電測向國家隊主教練薩沙:我住在基輔軍事機附近 28日晨,在多次中斷聯絡后,薩沙(Sasha)博士終于回信息了,并與我們進行了視頻通話。 她說一切都安全,和家人一起住在基輔家中,沒有去防空洞避難。 戰爭不僅讓烏克蘭陷入一片恐慌,我也開始焦慮,如果她幾分鐘沒回信息,我腦子里就會有不好的念頭出現。 薩沙是無線電測向領域的世界級專家,2019年,為推廣無線電測向運動兩次到訪廣州。這項運動讓她比常人更冷靜樂觀,善于分析現狀。 她不知道戰火會持續多久,但她說“保持積極的心態”。對于即將到來的烏克蘭與俄羅斯談判,薩沙暫不抱有希望,“因為雙方都想讓對方放棄”。 薩沙在基輔家中與我們視頻通話 半小時前,俄烏談判開啟。 作者-高旭 編輯-流落南方 內容顧問-吳薇 感受到爆炸的威力 薩沙32歲,大名奧列克桑德拉·帕爾霍門科(Oleksandra Parhomenko),是基輔國立大學的講師,教授計算機科學、信息技術、編程和數據庫方面的課程。同時,她也是烏克蘭無線電測向運動國家隊的主教練,世錦賽、世界杯冠軍。 24號的那個晚上,薩沙一家人什么都不知道。 直到25號早上,親朋好友都打電話來問是否安好時,她們才知道事情發生了。之后,薩沙第一次感受到爆炸的威力,那是一種非常震撼的沖擊波,不僅窗戶在搖晃,身體和周遭一切都在顫抖。 爆炸聲過后,伴隨著極大的噪音,她看到兩架戰斗機幾乎貼地飛行。 這時,薩沙意識到,戰爭真的開始了。 上午她還是出門了,帶著女兒索菲亞在家旁邊散步。索菲亞騎著她的小單車,薩沙穿著平時跑步才穿的運動服與跑鞋,她想著萬一空襲來了,這樣能盡快跑回家。 短短一個多小時里,薩沙見到了許多幾乎從未遇見的場面:人們提著滾輪拉桿箱,急匆匆逃離基輔;穿著軍裝的士兵走過街道;除了商場里一家超市還亮著燈,其他店面全都關閉了。在藥店、自動取款機、超市門口,她看到長長的排隊人群。 其實熟悉的街道與以往并沒有什么特別,只是多了槍聲、爆炸聲、警笛聲。當附近響起接連不斷的射擊聲時,薩沙帶著索菲亞趕緊跑回了家。 宵禁也開始了,從晚上10點到次日早上7點,基輔市民不得從家中、防空洞、避難所中外出。 她所在的公寓,正靠近基輔的軍事機場,她清楚地記得爆炸的時間點。 26號凌晨4:40,一聲爆炸后,薩沙驚醒,熟悉的震顫感又來了,全世界仿佛都在搖晃。她在驚慌中不敢入睡,她看了看家人,女兒睡得很好,并沒有被驚嚇到的跡象,而父母,醒著,但一如既往的冷靜。 薩沙父親在電腦前處理工作 早晨6:15,再一次響起爆炸聲。這些聲音來自離薩沙所在公寓十多公里外的地方,如果樓層高點,站在窗口可以看到爆炸的火光。 基輔開始天亮,城市顯露出黎明該有的寂靜。薩沙瀏覽當日的新聞,“we won”。 隨后,她嘗試著聯系住在基輔市西北部的親戚們,他們在奧博隆地鐵站里已經待了兩天。由于俄羅斯的軍隊從這個方向而來,當地所有的車站都變成了臨時的避難所,出口被封鎖住,雖然安全,但沒有人知道他們要在車站里呆多久。 26號開始,宵禁時間延長,從下午5點到次日早上8點。 薩沙和家人們覺得,接下來還會有大規模的襲擊。 隨時準備撤離 前一天,薩沙父母還出門去采購了一些日常食材,給索菲亞帶回每天必需的牛奶、面包和雞蛋。 “不會持續多久,基輔很快就會迎來和平! 在此起彼伏的槍擊聲里,大多數人處于恐慌中,警報聲時不時響起,催促人們要躲避空襲。但是薩沙的父母出奇的冷靜,并且心態樂觀。 薩沙把這些歸結于他們所受的教育與生活經歷。祖父母從世界大戰中僥幸存活下來,他們教給子孫們一些生活經驗,比如,即使是和平年代,家里也要儲備足夠生活好一陣的物資——這是他們多年必須遵守的傳統。 爸媽都是博士,在大學任教,而薩沙則是無線電測向運動方面的專家。曾經,薩沙一家人在全世界旅游,參加各地原始森林里的無線電測向定向運動賽,還一起度過了90年代,“那一段非常黑暗的歲月”。 薩沙相信,一旦發生突變,他們長期所受的訓練能做出快速反應。 盡管一家人沒有因為戰爭感到焦慮,還經常開玩笑,但每天不可避免的是坐在一起分析是否要撤離。 薩沙解釋道,“這聽起來像是另一種焦慮,但我認為這更接近于是為一切可能事件做好準備!痹S多人已經離開烏克蘭逃亡波蘭、摩爾多瓦等周邊國家,但目前的形勢太復雜了,時刻在變。因此,比起去防空洞里避難,父母更愿意呆在家中,到時帶著索菲亞撤離的話,他們倆人也能幫上點忙。 每個人都收拾好了自己的逃生包。在薩沙的逃生包里,有自己和女兒的身份證件、錢、藥品、食物和一些衣服,充電寶,筆記本電腦。 這個包就放在床邊上,遇到緊急情況隨時可以拿起就走。 索菲亞的手繪國旗 前幾天,基輔政府發布市民通知,建議居民遠離窗戶,晚上睡覺時要遠離外墻,靠近主墻。 經過26日的凌晨爆炸后,薩沙說接下來的晚上應該會好點兒,因為基輔不再是主戰場?沙鞘欣镆琅f經常發生小規模的槍擊事件。 每天晚上零點過后薩沙才睡覺,睡夢中也能隱隱約約聽到遠處的爆炸聲。她會在四五點醒來,然后整個白天都在不斷閱讀各個渠道的新聞了解戰況。 而父母,一般凌晨兩點多才睡。大家形成了某種默契,這個家里,總要有人醒著,以防突發狀況。 吃完早飯,爸爸就忙著在他的書房里處理工作,薩沙和媽媽會下廚做好午飯,而索菲亞則在她的小書桌上寫寫畫畫。這些都能暫時性地讓他們不陷入戰爭的恐慌之中。 她今年6歲,對于外界的改變,她似乎已經意識到異樣。 她不斷追問薩沙,什么時候能去上學?什么時候可以和其他小朋友碰面?什么時候才能去游樂場? 薩沙告訴她,“這是戰爭,我們暫時不能出去,但目前很安全!辈⑶宜蚺畠罕WC,如果能出去的話,一定馬上就出門。 她不斷強調“安全”,同時在家的時候,也盡可能陪在索菲亞身邊一起玩,分散注意力:玩游戲、唱歌跳舞、看動畫片、讀書畫畫。 索菲亞在畫板上涂抹烏克蘭國旗的顏色,一層黃一層藍。 她興奮地展示給媽媽看,薩沙驚呆了,一瞬間說不出話,她從來沒有教過索菲亞這些。也許是她經?磭H比賽?也許是她看到媽媽多次拿著烏克蘭國旗走上領獎臺? 總之,她就自己在那坐著,然后畫下了這面國旗。 什么時候回歸正常 如果沒有這場戰火,這會兒薩沙應該在給學生們上網課。 長期的無線電測向運動訓練,讓她更能進入平靜狀態,著眼于分析目前的現狀和事實!拔覀儾荒鼙磺榫w牽引,而是被意志所驅動! 2月24日上午9點,這是戰爭的第一天,學校的行政部門開完緊急會議后,就離開了。 “沒有人知道什么時候會結束。” 薩沙身邊略懂軍事的朋友推測過幾天就會結束,薩沙覺得她還是選擇繼續呆在家里。但是戰爭如果一直持續呢? 她說她會帶著女兒出去,重新尋找新的工作,開始新生活,直至烏克蘭結束戰爭狀態。目前最重要的是,讓女兒盡快回歸正常生活。 我問她,“出去?離開基輔去別的城市?還是出國?” 她回答:“出國。但還沒有決定去哪個國家! (中國集群通信網 | 責任編輯:李俊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