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http://www.130131.com):高端玩法,Garmin Alpha 200i 成最狠“訓狗官”:18 級電擊、衛
一條好狗、一桿可靠的霰彈槍,曾是捕鳥的全部家當。如今,只要再配上一套 Garmin Alpha 200i + TT 15X,你就同時擁有了一位“數據化訓犬師”和一張“活點地圖”:狗在哪兒、有沒有“定住”、要不要糾正,所有信息一塊屏搞定。 整個秋天,我帶著這套組合出入沼澤、灌叢與玉米地,它迅速成了離不開手的“第三只眼”。以下是我的實戰總結,也供你判斷值不值得掏錢。
• 重量:280 g • 防水:IPX7 追蹤與訓練 軌跡與安全 打開“軌跡”功能,你和獵犬走過的路會在屏幕上顯示;還能預設提醒——狗一“定住”或上樹就震動提示。我更喜歡把“電子圍欄”設成 100 米,狗一旦越界立刻報警,省得回頭滿山喊。 項圈對比 Alpha 200i 最常見的搭檔是 TT 15X 和 TT 15 Mini。兩款都帶 18 級刺激與 LED 燈,燈可在主機上切換閃爍或常亮。 inReach & SOS 除了訓練與狩獵,Alpha 200i 也是保命裝備。inReach 衛星短信在無手機信號區照常收發,家人可實時看到你的位置;長按側邊的 SOS 鍵即可呼叫搜救隊。
Garmin Alpha 200i 實戰測試 我用過的每一臺 Garmin 設備都配有清晰的新手引導,Alpha 200i 也不例外。開機幾分鐘,主機和 TT 15X 項圈就完成配對,菜單邏輯直觀,手指幾乎不用思考就能點到想要的選項。 第一次帶它上場是去打丘鷸。路線要穿過沼澤和兩年前砍伐的雜灌區,植被密得連十碼外的狗影都看不見。過去這種地形最考驗口令和哨聲,現在低頭一看屏幕,Riley 的實時位置、方向、距離一目了然。密林、起伏地形、水汽交疊,信號依舊滿格,指令回傳毫無延遲。 隔天轉戰野雉田。我邊走邊看軌跡,把 Riley 突然“鳥性”發作卻撲空的區域全部打標;仡^重點搜這些點,果然翻出一只公雉。那天寒風刺骨,手指凍得發木,觸摸屏依舊靈敏,實體鍵也戴著手套能輕松操作——設備沒掉鏈子,狗也沒白跑。
Alpha 200i 的續航大約 15 小時,算是夠用。最近一次獵野雉,我竟忘了給它充電;好在它回血很快,臨出門前插了 1 小時,電量就撐完了 3 小時的整場搜索。你也可以邊用邊充,一塊 20 000 mAh 的充電寶就能把它從 0 拉到滿。 唯一想吐槽的是充電口:它位于機身背面,插上后線材會垂直翹起 90°,塞進褲兜或背包時總被頂出來。如果改到底部,就順手多了。
Alpha 200i 的拿手絕活 項圈+主機讓你成為更默契的“隊友”:花在召回和盲找上的時間被壓縮到最低,可以專注而高效地搜場。 它還是居家安心神器。養過獵犬的都懂,獵物驅動說關就關是不可能的。我的 Brittany 見鹿就追,曾數次跳圍欄“越獄”。有了 Alpha 200i,即便它溜出去,我也能在地圖上鎖定位置,用項圈刺激把它從鹿身邊“拽”回來。夜里放狗上廁所,一鍵打開項圈燈,漆黑院子也能一眼鎖定它。 更妙的是,Alpha 200i 不只是訓犬工具。拔掉項圈,它就是一部獨立 GPS 與 inReach 衛星通訊器——一份投入,多重用途,把高昂的價格攤進了每一次出行與安全。 Alpha 200i 最大短板 Alpha 200i+TT 15X 套裝要價 1 100 美元,貴得毫不留情。是否值得,完全取決于你的錢包與需求。Garmin 自家 Alpha 10 價格減半,但功能也大幅縮水。我最終咬牙選了 200i,只為那塊更大的屏幕和地圖疊加。唯一后悔的是:沒早點掏出這 1 100 美元。 結語 能實時知道狗在哪兒,并隔著山脊、沼澤用提示音或刺激立即糾正,這種能力堪稱作弊級。我已經無法想象——或者說根本不想再回到——沒有 Alpha 200i 的狩獵日子。 (中國集群通信網 | 責任編輯:李俊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