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http://www.130131.com):2015年給力天翼對講——讓我們一起來玩天翼對講 中國電信開展天翼對講業(yè)務是看中了國內龐大的專業(yè)用戶市場,當然包括傳統(tǒng)的對講機市場,這已經是再明確不過的事實了,F在,有些傳統(tǒng)對講機生產廠商的神經已高度緊張,他們十分關注天翼對講的有關信息,迫切地想了解天翼對講到底已經走到了哪一步。畢竟原有的市場將分割一部分給別人,心中再有不爽,也已無可挽回,天翼對講產品必將占有傳統(tǒng)的對講機一部分市場已既成定局。 今年市場到底將會怎樣分配?天翼對講到底能占有多大比例?傳統(tǒng)對講機的廠商們都想知道個大概。華安捷訊對講機公司的王總工程師在此通過以下的分析對比,基本上可以了解天翼對講市場的大概走向,供大家參考、分享。 從認識天翼對講開始 天翼對講技術在國內專業(yè)用戶的應用市場中有系統(tǒng)和終端二種產品。有人將系統(tǒng)產品稱為公網數字集群系統(tǒng)PNDT(Public Network Digital Trunking),它和專網的數字集群通信系統(tǒng)一樣,由終端設備、控制指揮中心、系統(tǒng)軟件組成,最大的不同是運營的基本網絡不同,一個是電信3G公網,一個是自己建設的專網。而天翼對講終端和傳統(tǒng)對講終端一樣,也分為手持臺和車載臺,當然也有固定式控制中心(指揮調度臺)。 天翼對講終端實質是一種利用3G公網傳輸的數字對講終端,并且有手機通話等智能功能,因此有人稱為天翼對講機,又有人說它是對講手機,也有人叫它為公網集群對講機(簡稱公網對講機),天翼對講終端又分為智能機和非智能機。在一些人眼里它是對講機也是手機,而另一些人認為它是手機也是對講機,還有些人則說它是手機,更是對講機,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管怎么說,天翼對講終端是對講機和手機的完美結合,是新技術創(chuàng)新的最新典范,是多種技術融合的應用產物。
天翼對講終端最大的好處是:不需自己架設中繼或自建集群系統(tǒng),只要買張SIM卡插入天翼對講終端,就可以實現全國范圍內(在中國電信3G公網覆蓋的范圍內)無距離限制的自由對講和信息傳輸,并且像數字集群通信系統(tǒng)一樣可以編組編隊,實現單呼、組呼及群呼。除此之外,在實際應用中還可以有以下多種智能擴展功能: 1.GPS定位及GPS基站定位,這兩種模式的定位是傳統(tǒng)對講機所沒法相比的,傳統(tǒng)對講機需加裝配件才能實現GPS定位。傳統(tǒng)的GPS定位一旦遇到障礙阻擋就失去作用,但是天翼對講的GPS定位,不管是地上還是地下,只要能收到手機信號,即可通過基站進行定位。 2.拍照錄像無線上傳,公安系統(tǒng)使用的其實就是一個數字 “執(zhí)法記錄儀”。 3.進行一維碼和二維碼掃描,并可以無線上傳。 4.加入PDA功能,讀取各種數據,支持無線上傳。 5.作為無線監(jiān)控器,遠程調閱監(jiān)控圖像資料。 6.可無線遙控家電開關或儀器設備。 7.裝入分析軟件,解析各種數據。 8.無線攝像的實時傳輸。 9.用于門禁與考勤,并可人臉識別及車牌識別并上傳。 10.裝入特定的測量軟件,用它完成一些簡單的測量任務。 天翼對講終端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開發(fā)各種軟件,滿足客戶的使用需求。 筆者對調度指揮平臺特別感興趣,目前天翼對講先進的智能化程度讓傳統(tǒng)對講機的開發(fā)商們大開眼界。它不但可以使用一個固定式的調度平臺,而且可以用一臺手持智能終端實現掌上指揮調度,強大的軟件功能真的讓人感慨萬分。指揮員不管走到哪里,一臺手持智能終端可以滿足全部的調度需求,真的是“調度指揮平臺”裝到了口袋里。 客戶共享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由于天翼對講與傳統(tǒng)對講面對的用戶其實就是一撥人,爭搶傳統(tǒng)對講的客戶的情況已經出現。最近,為了面對突發(fā)事件,不少傳統(tǒng)對講的大用戶都提出要對無線通信做“另外一套解決方案”的可行性論證,他們旨在解決遠距離聯網互通,或地下通信的需求如地下交通(人防工事及城市地鐵)的無縫覆蓋。 就目前的發(fā)展情況來看,天翼對講設備將與傳統(tǒng)對講機展開角逐。下面就來看看天翼對講相對于傳統(tǒng)對講機所擁有的優(yōu)勢。 1、在傳統(tǒng)對講機信號無法覆蓋的地區(qū)和環(huán)境 2、在頻率資源無法滿足需求的城市 3、建設集群基站較復雜的項目 4、數字化城市的解決方案實施的選項 5、各地“維穩(wěn)”項目的論證計劃 6、各執(zhí)法行業(yè)“大聯動”組網的需求 7、高鐵及高速公路互通的指揮通信 8、流動性范圍大的行業(yè)如物流業(yè) 有人預言說,2015年將是天翼對講用戶爆發(fā)性增長的一年。其實,傳統(tǒng)對講機一些廠商自去年就已經感覺到了“市場不如從前”,這里面也許就有一部分出自天翼對講爭奪了的市場份額,因為采購單位的經費是有限的,他們的選擇只能選擇其一,市場份額被瓜分已成事實,至于份額占有多大,請看后面的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賣天翼對講的群體可不光是傳統(tǒng)對講機的銷售商,最大的出貨商卻是另外一些人,他們來自做手機的經銷商及電信政企部人員,并且有許多做弱電的、做電腦的、做儀器的、做裝備的也加入進來了。去年他們的銷量遠大于傳統(tǒng)對講機的經銷商,人家賣一臺天翼對講機的利潤,是賣傳統(tǒng)對講機的幾倍,而且賣的不光是“硬件”,還兼顧賣了“軟件”,并且在電信資費上又賺了一筆,這讓我們這些做傳統(tǒng)對講的人又開了眼。 較大的網絡對講機采購主要集中在以下一些行業(yè)和部門: 1、多個監(jiān)獄系統(tǒng)采購了天翼對講機,并出現了上萬臺的訂單。 2、重大賽事也出現了上萬臺天翼對講的成功案例。 3、各地交警采購天翼對講,來滿足高速公路350MHz集群無法覆蓋的不足。 4、一些城市的城管購買了許多機器。 5、城市中的保安與群防群治聯網項目。 6、高鐵運營的通信項目,如京廣高鐵。 7、森林防火。 8、各地城市的出租車開始使用天翼對講建專網。 9、城市綜合治理的“大聯動”的采購項目。 10、已有不少“火腿”及車友會的朋友們已開始在玩天翼對講機。 各方利弊分析 舉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傳統(tǒng)對講機好比自行車,天翼對講機好比電動自行車。筆者認為他們各有各的優(yōu)勢,誰也不可能代替誰。雖然滿街出現了電動車,但傳統(tǒng)的自行車也不在少數,有人認為自行車更加方便,還可以鍛煉身體,反正又不騎上幾十公里,一般只在三五公里活動。當然,自從有了電動車,自行車的確銷量的確下降了許多。王工常給許多人解釋說,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解決方案”,作為消費者,會根據需求購買設備,天翼對講相當于為用戶提供了一套新的“解決方案”,而用戶又多了一種選擇。假如客戶對傳統(tǒng)對講機的方案不滿意,還有另外一套解決方案供他選擇,說不定就選中了呢,這就是傳統(tǒng)對講機經銷商賣天翼對講終端的理由。 王工認為,影響肯定存在,傳統(tǒng)對講機的市場份額必然會被天翼對講系統(tǒng)瓜分,但請傳統(tǒng)對講機的廠商大可不必過多擔心,理由如下: 1、天翼對講的確會對中高檔對講機造成一些威脅,但是對低端機可以說影響有限。 2、傳統(tǒng)對講機的固有客戶因為使用習慣上的問題,不會一下子丟掉傳統(tǒng)對講機。 3、由于目前該產品還依賴于公網通信,牽扯到收費等問題,可能客戶不會接受。 4、由于當前天翼對講的業(yè)務宣傳嚴重不足,造勢不夠,許多人并不知道此項業(yè)務,要成氣候需要時間。 5、天翼對講會產生流量費,許多消費者不習慣這種消費模式,需要有個引導消費的過程。 6、由于電信企業(yè)的有關政策還不太符合市場經濟規(guī)律,還需不斷調整和完善,各方經營商的積極性還沒被充分調動起來。 7、天翼對講終端較少,留給客戶選擇的空間較小。 8、利用天翼對講的3G公網數字集群通信系統(tǒng)在不同行業(yè)、不同用戶、不同場合、不同業(yè)務的成功應用案例還不夠豐富和全面。 上述因素都是制約天翼對講發(fā)展的問題,須進行一些調整。 王工大膽預測,今年傳統(tǒng)對講機將會繼續(xù)丟掉不少訂單,因為今年會有許多用戶把天翼對講列入到了2015年度的采購計劃,雖然數量與傳統(tǒng)對講機的全國銷量比較,可能還只是一個小數字,但其展示出來的正能量足以讓業(yè)內震驚。至于天翼對講終端銷量將有多少,市場份額到底有多大,實在無法預測,但起碼年銷售百萬臺不是夢,成績好壞將取決于中國電信與天翼對講系統(tǒng)和終端制造廠家的合作,以及各種有利于天翼對講推廣政策、營銷政策和渠道政策的落地。 (中國集群通信網 | 責任編輯:張大衛(wè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