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a VS GT800
時間:2012-05-22 來源:通訊世界 作者:秩名 點擊:
次
主頁(http://www.130131.com):GoTa VS GT800
在數字集群領域,中興通訊的GoTa和華為的GT800技術正在脫穎而出。兩者不僅在技術創新、產業化拓展上進步迅速,而且在致力于成為國際標準和國際化商用方面也開始走出可喜步伐。
GoTa國際標準化先行一步
據中興通訊CDMA事業部的產品總工劉金龍介紹,某項技術要納入國際標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經過一個很嚴格的審查過程,基本包括:提交提案,確定立項,專家研討,標準組織審批,正式發布等過程,才能成為真正意義的國際標準。
而作為我國首個提出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集群技術—GoTa,她不但基于先進的3G技術,而且進行了多項的技術創新。早在2003年,GoTa已經將其一些關鍵技術,提交給了研究3G技術的標準化組織——3GPP2,3GPP2目前已完全對Gota的806-821MHz以及821-824MHz擴展頻率進行支持,從1x到未來的3x,版本跨越CDMA2000 1x release 0、release A、release B、release C、release D。也就是說,GoTa的國際標準化進程已經早早展開,并且早已經得到了通過和認可,其進程遠遠早于國內的其它數字集群技術。劉金龍總工介紹說,“我們中興通訊也一直很關注GoTa技術走向國際化,大力推動GoTa的國際標準化進程,并且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果”。
在國際化標準的進展中,GT800也不甘人后,華為也宣布在今年4月3GPP GERAN技術規范組第24次會議上,通過了關于要求在GSM系列規范中增加GT800所用的頻率的需求的立項申請提案,主要為了解決由于GT800是一種基于GSM的集群系統標準,而其在中國所占用頻率不在現行的GSM規范中包括。因此,在GSM系列規范中,希望增加一個新的頻段給GT800系統。該立項申請在本次會議上被通過。
雖然GT800此次被通過的只是要求增加頻率的立項申請,并不涉及核心技術,距離真正被納入國際標準還有一段距離。但無論如何,GoTa和GT800這兩個中國數字集群標準都在國際標準化上邁出了可喜步伐確實令人興奮。
國際商用還需因地制宜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業內專家認為,目前數字集群方面只有歐洲的TETRA技術可算是專門的集群國際標準,而GoTa和GT800由于分別基于CDMA2000和GSM技術,因此標準化都依托于3GPP2和3GPP。但是該專家認為,由于集群大多與國家的專網息息相關,因此在國際化拓展時,還需要注意標準的因地制宜。
劉金龍也贊同這種觀點,他透露,中興通訊除了積極參與3GPP2等國際標準組織工作之外,還在世界很多國家同當地的監管機構和運營商一道發展數字集群標準,例如在俄羅斯、馬來西亞等國家這種因地制宜的標準化正在取得實質性成果。據悉,GoTa已經在挪威、俄羅斯、馬來西亞實現大規模商用,此外還在巴西、泰國、埃及等十幾個國家開通了試驗局或商用試驗局,其足跡遍及歐洲、美洲、非洲和亞太等地區。
中國的鐵通和衛通的數字集群預商用試驗也進行的如火如荼。據鐵通和衛通的相關人士透露,目前在國內預商用試驗的六個城市中,集群用戶增長非常迅速,很多企業用戶正在利用國產的集群技術進行通信調度和生產經營。
值得注意的是,中興通訊的GoTa和華為的GT800兩大中國集群標準正在形成你追我趕的爭戰局面,兩者在技術創新、產業化、國際標準化、國際商用等各個層面正在形成繁榮局面。
但也有專家表示了一定的憂慮,“目前即使鐵通一家運營商就同時選擇了GoTa(沈陽和長春)和GT800(重慶)兩種技術,這可能會對以后的漫游和互通造成影響。當務之急是要么運營商只選擇一種最先進的技術,要么中興和華為要立刻制定互通的技術規范。”
(中國集群通信網 | 責任編輯:陳曉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