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http://www.130131.com):廈門這兩座高高的鐵塔到底是什么?國民黨時期電臺? 廈門海關通訊塔舊址 廈門海關通訊塔(廈門海關無線電臺),1933年建設,1935年竣工使用,是海關理船廳公所建造的無線電通訊發射塔。當時廈門海關在海關理船廳公所北側燕尾山上一個獨立的院落內建成該設施,并委托英國人購買英商道門(Dorman Long)公司的設備。先存設施院落占地面積1800平方米,保留有兩座無線電信號發射鐵塔,及其曾經擁有的2.5千瓦發電機的附屬設施,同時還保存著一棟單層設備兼管理用房。廈門海關通訊塔舊址,見證了鼓浪嶼社區近代通訊基礎設施近代化的歷程:從1871年丹麥大北電報公司在鼓浪嶼率先實現電報通訊;到1924年黃奕住的鼓浪嶼電話公司,讓鼓浪嶼與廈門等閩南地區的電話通訊接入駐鼓浪嶼機構和居民住宅;直到1935年廈門海關的無線電通訊設施竣工,實現無線電通訊。 昨天,本報聯合鼓浪嶼管委會報道了《這兩座鐵塔是做什么的呢》后,不少熱心讀者打進本報熱線968801,提供線索。經申遺顧問何丙仲考證,這兩座鐵塔是無線電發射鐵塔,是1933年廈門海關建造的。 在鐵塔上,記者發現寫有 “DORMANLONG&COLOMBRO2”。申遺顧問何丙仲考證,DormanLong&CO.是英國一家鋼鐵公司的名稱,華名為“道門朗公司”,1910年代來華開業,在上海以“聚源”、“茂隆”等洋行為代理。1930年,與英商偉茂電機廠等九家企業合組“道門朗聯合公司”,在上海承包鋼鐵產品的供應業務。 何丙仲查考了 《外國在華工商企業詞典》和《廈門海關志》等相關可靠的資料,認為這兩座無線電發射鐵塔,是廈門海關于1933年3月經設在北京的海關總稅務司工程處的批準,并向英商“道門朗公司”(DormanLong&CO.)購買鋼鐵材料,開始建造,于1935年7月竣工使用。抗日戰爭期間廈門淪陷,這兩座鐵塔為日本海軍特遣隊占據?箲饎倮螅蓮B門海關收回。新中國成立后,移交給交通部航務總局廈門海務辦事處接管。它并非大家訛傳的所謂大北電報公司,也非海軍所建的通訊設施,而是廈門海關的無線電發射鐵塔。 市民猜想 林先生:是避雷針 “鼓浪嶼上的這兩座鐵塔與廈門幾個雷區的避雷針很像,我覺得應該是避雷針!笔忻窳窒壬f。 林先生是老廈門了。他告訴記者,在廈門有四大雷區,分別位于云頂巖軍營附近、杏林火車站附近、灌口和鼓浪嶼。所謂的雷區就是指這一地段的電級與雷的頻率一樣,易遭雷擊,這就需要建避雷針,把雷引下來,保障周邊的安全!肮睦藥Z這兩座鐵塔四周比較空曠,要建高空避雷針引雷。” 阮先生:國民黨電臺 阮先生是一位老鼓浪嶼人了,直到1999年才搬出鼓浪嶼島。他說,這兩座鐵塔在解放前就有了。 “我家隔壁的鄰居是國民黨海測區的一個軍官,我小時候就有聽他說起過,而且他還帶我去鐵塔那邊看過!比钕壬f,鐵塔是當年國民黨海測區的無線電鐵塔,專門測繪海底的礁石,管理海上的航標、燈塔或者海底航道等。“鐵塔邊的那個管理房當年里面有電臺,負責聯系全國沿海地區的一些情況! 張先生:是干擾臺 張先生是龍巖人,在他看來,這兩座鐵塔與他老家的干擾臺很相似。 張先生說,解放前,在他老家一些地方,廣播電臺經常能收聽到臺灣的電臺。為了防止我們收聽臺灣的節目,特別建了一些干擾臺,擾亂這個波段。“我想,鐵塔應該是以前603電臺,就是干擾臺。鼓浪嶼距離金門很近,很容易收到那邊的信號,有了這樣的干擾臺就收不到臺灣那邊的廣播。” (中國集群通信網 | 責任編輯:陸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