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http://www.130131.com):江西:讓“空中電波”駛入法治軌道 無線電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已經遍布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移動通信、廣播電視、氣象、交通運輸、應急救援、國防建設等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江西省無線電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江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已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稐l例》共八章49條,對無線電頻率管理、無線電臺(站)管理、無線電發射設備管理、無線電監測和監督檢查、促進發展、法律責任作了詳細和明確的規定。 “《條例》內容基本涵蓋了無線電管理主要工作,標志著我省無線電管理工作邁入法治化、規范化新階段,對保障無線電安全、維護空中電波秩序和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苯魇∪舜蟪N瘯üの嚓P負責人對《法治日報》記者說。 體制法定發展為要 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無線電事業由“半部電臺”起家,在戰火硝煙中傳播黨的聲音、發布黨的指令,為中國革命的勝利立下了不朽功勛。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無線電技術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科技創新、保障國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今,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無線電技術被廣泛應用于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和優化營商環境建設事業中,對無線電管理的法治建設需求顯得更為迫切。 近年來,江西在支持無線電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推進無線電頻譜資源共享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各類無線電臺(站)4524.8萬部,較十年前翻了兩番還多,各行業各領域對無線電頻譜資源的依賴程度也在不斷加深,用頻需求越來越旺盛。 為了充分釋放無線電頻譜資源的經濟社會效益,促進全省無線電事業的長遠發展,《條例》要求省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無線電管理工作的領導,將無線電管理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各級人民政府在制定、修改國土空間規劃時,對于可能對大型無線電臺(站)功能發揮產生影響的建設項目,應當征求無線電管理機構和軍隊電磁頻譜管理機構的意見。對于固定無線電監測站的布局和建設,還應當依法納入有關國土空間規劃,保障其建設用地。 無線電頻譜資源作為重要生產要素,對助推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稐l例》專設“促進發展”一章,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采取有效措施,支持無線電新技術、新產品、新業務的開發與應用,推進無線電頻譜資源共享,強化無線電技術在數字基礎設施、技術創新、政務效率提升中的支撐作用,保障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民生領域用頻需求,不斷放大無線電頻譜資源的經濟社會效益!稐l例》還規定省無線電管理機構可以根據工作需要設立派出機構,并授予其部分行政職能,為解決基層無線電管理機構缺位的問題創造了條件。 此外,《條例》支持依法成立無線電領域有關行業協會,推動無線電從業人員誠信建設,協助無線電管理機構維護無線電管理秩序,并明確規定對在無線電管理工作和科學研究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以支持、促進無線電頻譜資源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 審批優化規范管理 2022年,江西省委、省政府立足新方位、新階段,把握發展新態勢、新趨勢,對全省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和營商環境雙“一號工程”作出了重大戰略部署,為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指引!稐l例》著眼江西無線電管理工作的實際,圍繞保障無線電安全、促進無線電頻譜資源有效利用建章立制,為扎實推進雙“一號工程”提供法治保障。 審批便利化是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體現。《條例》按照不重復上位法規定原則,對無線電頻率、臺(站)的許可事項作了銜接性規定。同時,將無線電臺站設置、使用許可辦理時限,以及在申請無線電頻率許可的同時也要申請無線電臺站執照許可的,都由上位法規定的二十個工作日壓縮成十二個工作日,極大便利了各類市場主體開展無線電活動。 為維護空中電波秩序,有效利用無線電頻譜資源,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條例》從三個方面強調對無線電進行規范化管理:一是頻率管理。強調頻率設置、使用、變更等都應當按照有關條件和程序提出申請、取得許可,要求無線電頻率使用人制定無線電專用頻率使用方案并報送備案;二是臺站管理。要求設置、使用無線電臺(站)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規定提出申請,許可通過后應當定期對相關設備進行維護和管理,確保其性能指標符合國家標準和無線電管理的有關規定;三是設備管理。強調無線電發射設備銷售應當按規定實行備案管理,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為藍牙設備、無線局域網等無線電發射設備外接天線、加大發射功率、改變使用頻率。 遏制干擾守護安全 伴隨著各類無線電臺(站)數量呈爆發式增長,一些單位和個人為了牟取非法利益,使用“黑廣播”“偽基站”等非法無線電設備干擾無線電通信秩序的違法行為日益增多。 近三年來,江西共查處非法用頻違規設臺行為380余起,其中“偽基站”“黑廣播”案件60余起,考試作弊案件70余起,短信群發器、移動通信干擾器案件50余起。 這些非法無線電臺(站)一方面嚴重擾亂了空中電波秩序,對無線電通信、廣播電視活動等造成有害干擾,甚至威脅飛機飛行、列車運行安全,另一方面則可能對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危害。 對此,《條例》明確了對船舶、航天器、航空器、鐵路機車專用的無線電導航、遇險救助和安全通信等涉及人身安全的無線電頻率予以特別保護,禁止利用無線電設備非法截取涉及國家安全、國家秘密或者公共安全以及單位和個人的信息。 為了有效震懾違法行為,《條例》對相關違法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作出了明確規定,根據不同違法行為的性質及其危害程度,作了不同的處罰規定。鑒于損壞或者擅自拆除無線電管理技術設施行為的主觀惡性較大,可能造成極為嚴重的危害后果,《條例》設置了相關處罰規定,大大提升了違法成本,有助于減少這類違法行為的發生。 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條例》的頒布實施,將進一步完善江西無線電管理體系,提升全省無線電管理能力和水平,為無線電事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法治基礎,也為推動發展數字經濟和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堅強的法治保障。 (中國集群通信網 | 責任編輯:李俊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