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http://www.130131.com):地月通信,用無線電與嫦娥仙子通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 接下來是地月通信的一大步。 尼爾•阿姆斯特朗在說出這句人類歷史上最廣為人知的名言之一時,他使用的是頭盔中的麥克風和背包中重達3千克的甚高頻(VHF)波段無線電設備。該無線電設備與登月器上的裝置連接,向地球發(fā)射了微波信號,信號穿越了32.5萬千米。 該無線電設備是一項技術奇跡。在尺寸僅有35厘米×15厘米×3.2厘米的背包中,其設計者裝入了2臺AM接收機、2臺AM發(fā)射機、一臺FM接收機或一臺FM發(fā)射機,以及一個傳輸宇航服狀態(tài)和宇航員生理數(shù)據(jù)的遙測系統(tǒng)。雖然現(xiàn)在看來,這些參數(shù)并不驚人,但要知道,該無線電設備是20世紀60年代中期由美國無線電公司(RCA)設計的。整個設備不含集成電路,雖然20世紀60年代已經有了集成電路,且用于了阿波羅號的硬件,但其相對罕見且價格高昂。 宇航員的背包無線電設備只是一小塊雜亂的通信基礎結構物,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20世紀60年代組裝。在阿波羅任務中,在月球行走時,通信系統(tǒng)的核心是登月器上的裝置,即登月艙通信系統(tǒng)。它不僅能與宇航員的無線電設備通信,還與軌道上的指揮艙和地球通過微波連接,連接是通過一個擁有30多個碟形天線的環(huán)球網絡實現(xiàn)的,該網絡被稱為載人航天跟蹤網。 阿波羅通信系統(tǒng)有一個令人難忘的功能,那就是S波段直立天線,它與登月艙的無線電系統(tǒng)連接。該天線被封裝成了25厘米×100厘米的圓柱體,在月球上則展開成一個3米直徑的碟形,上面覆蓋著細密柔軟的鍍金網。該直立天線的發(fā)射增益為34分貝,比著陸器上的“可操縱”天線高約12分貝。要適應彩色電視信號以及聲音和數(shù)據(jù)信道,則需要更高的增益?上г撎炀第一次使用時并沒有多少視頻可廣播。在設置攝像頭時,宇航員艾倫•賓(Alan Bean)意外地將其對準了太陽,導致其顯像管燒毀。
“這是電視!彼f,“它朝向了太陽。糟糕!”這次事故之后,NASA為之后的阿波羅電視攝像機配備了鏡頭蓋。 如今,地月通信正準備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未來10年里計劃進行的任務有幾十項,噴氣推進實驗室(JPL)與意大利宇航公司Argotec展開了合作,旨在設計以衛(wèi)星為基礎的月球網絡,使其能夠在任何給定時間內覆蓋大部分月球。在《月球需要良好的無線通信覆蓋》(第36頁)一文中,Argotec的工程師亞歷山德羅•巴洛西諾(Alessandro Balossino)和JPL的工程師法拉馬茲•達瓦里安(Faramarz Davarian)說明了相關計劃,該計劃需要24顆衛(wèi)星在4條高橢圓軌道上移動,在月球表面和地球之間傳遞信號。該網絡不會很快,其速度將為每秒幾十兆比特,不如一條適當?shù)墓饫w到家網絡的速度。 不過,這個Argotec-JPL理念只是多個正在萌芽中的舉措之一,這些舉措旨在設計未來的月球通信基礎設施,包括為未來的月球居民提供服務的提案。這些探索者將需要大量強大的數(shù)據(jù)連接來進行實驗、控制遠程設備、接收和發(fā)出有關危險太空氣象的警告信息、營救受困的月球旅行者,甚至是與思鄉(xiāng)之情作斗爭。NASA的阿爾忒彌斯計劃是最大型的讓人類重返月球的計劃,該計劃已經催生了幾個類似的月球網絡提案。NASA自身也開發(fā)了一個架構,名為LunaNet,并與其行業(yè)和政府合作伙伴共享了該架構。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fā)機構最近向ArkEdge Space和Warpspace公司授予了分包合同,以研究強大且技術先進的月球網絡。 不需要太多延伸,我們就可以想象到未來的月球居民在阿波羅任務的著陸點目瞪口呆的畫面。在著陸器的下降階段,他們不僅將看到指甲鉗、2美元的鈔票和嘔吐袋,還會看到S波段直立天線、電視攝像機和月球車。借助21世紀的智能手機,他們甚至還可能在某些20世紀最引人矚目的通信設備旁自拍。 (中國集群通信網 | 責任編輯:李俊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