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http://www.130131.com):感知無所不在 安防產業(yè)進入物聯網時代(2) 從技術方面來看,智能和視頻兩項技術顯得尤為關鍵。無論是視頻的采集、管理、還是應用,都需要不斷進行科技創(chuàng)新,突破障礙。要把物聯網從普通的傳感和傳輸上升到智能化的層面。沒有智能化,物聯網就沒有價值,很難順利地發(fā)展下去。 傳感技術是關鍵 物聯網把新一代IT技術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yè)之中,具體地說,就是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物體中,然后將“物聯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在這個整合的網絡當中,存在能力超級強大的中心計算機群,能夠對整合網絡內的人員、機器、設備和基礎設施進行實時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礎上,人類可以以更加精細和以動態(tài)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達到“智慧”狀態(tài),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改善人與自然間的關系。 而其中的傳感器所擔任的角色,可謂至關重要。提起傳感技術,我們首先想到的是RFID。確實,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簡稱 RFID)一直是市場最為關注的的比較先進的一種非接觸識別技術,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興起,以簡單RFID系統為基礎,結合已有的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中間件技術等,構筑一個由大量聯網的閱讀器和無數移動的標簽組成的,比Internet更為龐大的物聯網成為RFID技術發(fā)展的趨勢。 據博康的張繼軍介紹,“物聯網產業(yè)的發(fā)展,全世界目前都尚處于起步階段,其中RFID及安防是公認的運用得最早、技術最為成熟的行業(yè),特別是在視頻運用方面,將帶來前所未有的市場增長。近來,公安物聯網、智能安防、ITS的建設步伐明顯加快,而各地公安建設重點也從以前的建設‘平安城市'轉換為建設數字城市、智慧城市!倍锫摼W的傳感器按感知對象不同大致可以分為四種: · 身份感知:通過RFID等電子標簽對物體地址、身份及靜態(tài)特征進行標識; · 位置感知:利用GPS或WSN技術對物體的絕對位置和相對位置進行感知; · 圖像感知:通過攝像頭對物體的表征及運動狀態(tài)進行感知; · 狀態(tài)感知:利用各種傳感器及傳感網對物體的狀態(tài)進行動態(tài)感知。 RFID是能夠讓物品“開口說話”的一種技術。在“物聯網”的構想中,RFID標簽中存儲著規(guī)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過無線數據通信網絡把它們自動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統,實現物品(商品)的識別,進而通過開放性的計算機網絡實現信息交換和共享,實現對物品的“透明”管理。 中星微電子的金兆瑋則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安防行業(yè)在物聯網發(fā)展中占有很大空間!澳壳,安防產業(yè)得到初步應用的技術,包括視頻、智能、GPS、傳感等,都是物聯網產業(yè)的核心技術。之前有人認為RFID傳感技術是物聯網最核心的技術,也有人提出物聯網就是傳感網,其實物聯網技術的最核心的不完全是RFID,‘視頻感知'也很重要,而視頻才是物聯網最主要的技術難點之一。從采集方面來看,視頻采集是一個非常繁瑣的過程,視頻的傳輸對帶寬率的要求非常高,視頻的定型、及數據的處理也都是難點;從管理方面來講,視頻的計算量是最為復雜的;從應用上來看,視頻的應用也最為廣泛。因此,未來的物聯網發(fā)展必定是以‘視頻感知'為主,‘視頻'是對物聯網技術發(fā)展最大的挑戰(zhàn)。” “從整個物聯網來看,其關鍵技術在于光纖技術與無線傳輸技術和云計算技術。光纖技術是整個物聯網的基礎,如果光纖技術沒有關鍵性突破,物聯網也只能是霧里看花!卑盏率⒌娜屋x這么認為,“其中光纖技術與無線傳輸技術以及集中管理系統軟件在目前的安防領域都有很重要的應用。安防行業(yè)的遠程監(jiān)看、遠程控制、遠程傳輸以及遠程存儲,遠程轉發(fā)等大量工作,都需要高端的網絡技術支撐。所以光纖技術與無線傳輸技術會隨著物聯網的發(fā)展而不斷革新。同時,在網絡端的集中管理和控制系統軟件也將得到更進一步的發(fā)展和應用! 物聯網所涉及技術繁多,比如射頻技術、分布式計算、傳感器、嵌入式智能、無線傳輸及實時數據交換和互聯網技術等,這些也都是目前較為成熟的技術,并在相關領域已得到廣泛的應用。物聯網的新穎之處在于利用這些技術的交叉與融合,建立一個“物物”相連的網絡,從而完成遠程實時數據交換與控制,方便人們生產生活。對于物聯網關鍵技術的討論,不同的廠商有著不同的見解,而對于我們安防行業(yè)來說,一個優(yōu)秀安防系統往往混合了多種技術。 物聯網面臨的主要問題 物聯網的發(fā)展?jié)摿褪袌鼍薮。但是實現物聯網需要解決一系列問題,主要是核心技術、標準規(guī)范、產品研發(fā)、安全保護等技術方面問題,以及產業(yè)規(guī)劃、體制機制、協調合作、推廣應用等管理方面的問題。 1、核心技術有待突破。目前,我國處于物聯網關鍵技術研發(fā)和規(guī);瘧玫某跏茧A段,關鍵在于盡快突破核心技術,搶占制高點。其中,傳感器核心芯片和傳感器網接入因特網的技術,將是今后幾年優(yōu)先攻關的瓶頸。 2、標準規(guī)范有待制定。制定一種能被世界各國認可的統一的物聯網國際標準難度很大。據悉,目前我國正處于研究制定物聯網標準框架階段,需要集中力量制定標準化體系、產業(yè)鏈體系、研發(fā)與應用項目規(guī)范等。 3、信息安全有待解決。物聯網中的物與物、物與人之間互聯,使用大量的信息采集和交換設備,信息安全和保護隱私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4、統一協議有待制定。在物聯網核心層面是基于TCP/IP協議,但是在接入層面,協議種類很多,如GPRS、短信、傳感器、TD.SCDMA等,物聯網需要一個統一的協議基礎。 結語 毋庸置疑,物聯網承載著太多的期待。在火熱的關注度背后,我們或者可以靜下躁動的心,思索一下它的方向及未來,一個剛剛脫離新生姿態(tài),姍姍學步的幼兒,他的路究竟能走多遠? 中星電子的金兆瑋表示,安全防范產業(yè)是物聯網應用的重要領域之一,未來物聯網產業(yè)的發(fā)展,必將有力地帶動安防產業(yè)前進的步伐。有別于傳統安防監(jiān)控行業(yè)的功能及特點,物聯網安防系統具有覆蓋范圍更廣、更加智能化、精準化等特點。因此,物聯網產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和成熟,為安防行業(yè)走向智能化和信息化提供了更多可能,并將從技術、市場、應用等多角度帶動安防產業(yè)的迅速增長,對安防產業(yè)的發(fā)展從各方面來看都是積極的,具有推動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