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http://www.130131.com):透析紅外夜視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技術問題(2) 相對孔徑決定了鏡頭的通光能力,相對孔徑為F1.0的鏡頭通光量是相對孔徑F2.0的鏡頭通光量四倍。同樣的攝像機、紅外燈,分別搭配上述兩種鏡頭,紅外作用距離可相差一倍。 大孔徑鏡頭在紅外監(jiān)控方面,比常規(guī)普通鏡頭好4到10倍,按理說應該成為紅外夜視監(jiān)控的必須配套產品,但成本高昂,技術難度大。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市場上大量充斥虛標F值的鏡頭,尤其是變焦鏡頭,只標短焦不標長焦因而誤導工程商,致使用戶根本無法辨清誰家賣的是真貨。建議用戶要到專業(yè)大型廠家購買鏡頭。 可見光與紅外光由于波長不同,成像焦點不在一個平面上,導致在白天可見光條件下圖像清晰,而夜間紅外光條件下模糊,或者夜間紅外光條件下圖像清晰,白天可見光條件下圖像模糊?梢杂萌N辦法解決。第一,采用自動聚焦一體化攝像機;第二,采用IR專用焦點不偏移鏡頭;第三,采用專業(yè)的調整工具在現有鏡頭條件下,也可以實現焦點不偏移。 所有的黑白攝像機都可以感應紅外光。紅外光線對于彩色攝像機來講是一種雜光,會降低彩色攝像機的清晰度和色彩還原,彩色攝像機的濾光片就是阻止紅外線參與成像。要想使彩色攝像機感應紅外線現在有兩種做法。第一,切換濾光片,在可見光條件下擋住紅外線進入;在無可見光的條件下移開濾光片,讓紅外線進入,這種方案得到的圖像質量好,但成本高,并且切換機構會導致故障率提高。第二,在濾光片上打開一個特定的紅外線通道,允許與紅外燈波長相同的紅外光線進來,這種辦法不增加成本,但色彩還原略差。 攝像機靈敏度是紅外夜視監(jiān)控的核心部分。靈敏度越好,對紅外線的感應能力也越強。當然,靈敏度越好的攝像機價格也越昂貴。一般來講,50米以內的紅外夜視系統(tǒng),選用0.1勒克斯的攝像機就比較好;50米到100米范圍的夜視系統(tǒng)應該選用0.01勒克斯的攝像機;100米以上的夜視系統(tǒng)應選用0.001勒克斯以上的攝像機。當然,隨著靈敏度提高,攝像機的價格會有較大的遞增。 攝像機虛標指標的現象特別嚴重,我曾拿過一款0.1勒克斯攝像機和一款標稱0.0001勒克斯的攝像機作對比,后者竟不如前者。更多的攝像機廠家,人為地提高信號強度,靈敏度是很不錯,但信噪比很差,導致夜間圖像雪花點很多很大。 不同的廠家的紅外產品會有不同紅外夜視距離的標準。我看還是應該以客戶的應用效果為標準。客戶的標準是什么?是看清人!什么“可視距離”、“發(fā)現距離”這些說法都是含混不清的。不同檔次的攝像機、鏡頭之間的匹配,對于同一盞紅外燈發(fā)出的光線感應度可能相差許多倍,可視距離也可相差很多。所以說,把某一盞紅外燈具體地定為是多少米的說法不甚科學。一盞紅外燈的作用距離,只能與確定品質的攝像機和鏡頭共同匹配才能確定其作用距離。還有,因為應用的環(huán)境不同效果也會大相徑庭,最好留有一定余量。 (中國集群通信網 | 責任編輯:陳曉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