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http://www.130131.com):CCD攝像機的基礎知識(中) 【中國集群通信網(wǎng)】從攝像機的說明書中可知,攝像機的技術指標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分辯率、最低照度、信噪比等三大指標,并且最容易出現(xiàn)錯誤和誤解。下面就分別將這三大技術指標的知識介紹一下。 【相關閱讀】 CCD攝像機的基礎知識(上) CCD攝像機的基礎知識(下) 分辨率 什么是分辨力與分辨率? 一般來說,光學鏡頭、光電成像器件(或稱圖像傳感器)、攝像機,以及所有的成像系統(tǒng)對物像細節(jié)的分辨能力,可以用分辨力表示,也可用分辨率表示。它們都是衡量光學鏡頭、光電成像器件、攝像機與成像系統(tǒng)優(yōu)劣的一個重要的參數(shù)。但它們不是同一含義,兩者相互關聯(lián),但有區(qū)別,絕不能混為一談,概念不清。由于分辨力與分辨率是光學鏡頭與攝像機重要的參數(shù),為澄清有些著作或文章對這兩個概念的誤解,特在這里將這些基本知識作一介紹,讓安防監(jiān)控界的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弄清它們的概念。 眾所周知,攝像機的分辨率是指當攝像機攝取等間隔排列的黑白相間條紋時,在監(jiān)視器(比攝像機的分辨率要高)上能夠看到的最多線數(shù),當超過這一線數(shù)時,屏幕上就只能看到灰蒙蒙的一片,而不再能分辨出黑白相間的線條。因此,分辨率這一參數(shù)的正確與否尤其重要。 而分辨力的定義是,將光學系統(tǒng)剛好能分辨的兩物體之間的最小間隔,稱為光學系統(tǒng)的分辨力,而不是分辨率。按照幾何光學理想成像的定義,由同一物點發(fā)出的光線,通過光學系統(tǒng)以后應全部相交于一點。然而在實際成像中,通常得到的是一個具有一定面積的光斑。 中心亮斑的直徑可由下式表示:
式中,λ為光的波長,n為像空間介質折射率,U′max為像方孔徑角。 因為光實際上也是一種電磁波,通過光學系統(tǒng)中限制光束口徑的孔徑光闌的衍射,會生成衍射像。由于衍射像有一定的大小,我們把兩個衍射像間所能分辨的最小間隔,稱為理想光學系統(tǒng)的分辨力。 根據(jù)實驗證明,兩個像點間能夠分辨的最短距離約等于中央亮斑的半徑R,如圖1所示。
由公式(1)得到
式(2),即為理想光學系統(tǒng)的衍射分辨力公式。 因此,我們定義分辨力為:人眼剛好能分辨的兩物體之間的最小間隔。顯然,間隔即一段距離,則分辨力的單位為米制,即mm、μm或nm。因此,分辨率的單位與分辨力的單位是不一樣的。從分辨率的單位為線對/mm來看,分辨率與分辨力就有互為倒數(shù)的關系,也說明分辨力是能分辨兩條線之間的最小間隔。 從鏡頭的分辨率看與分辨力的關系 攝像物鏡即通常所說的攝像鏡頭,它的作用是將外界物體成像在CCD器件的感光面上,因此其分辨率一般以像平面上每毫米內能分辨開的線條數(shù)N表示。 一般,攝像物鏡近似為對無限遠物體成像,有
將上式代入式(2)所示的理想衍射分辨力公式中,可得到 當n′=1時,由于F= f′/D,則R=1.22λF。 根據(jù)公式(3),若以每毫米能夠分辨的線條數(shù)N,來表示光學系統(tǒng)的分辨率,則有
因此,式(4)便是攝像物鏡的分辨率公式。由此也可看出,分辨率(N)與分辨力(R)的區(qū)別。顯然,它們是互為倒數(shù)的關系。由(4)式可見,攝像物鏡的F數(shù)越小,則光學系統(tǒng)的分辨率就越高。 分辨率的表示法 分辨率是攝像機最重要的一個參數(shù),一般有兩種表示法: 1、極限分辨率 極限分辨率是在一定的測試條件之下定義的。當以一定性質的鑒別率圖案(有100%對比度的專門的測試卡)投射到CCD光敏面時,在輸出端觀察到的最小空間頻率(即用眼睛分辨的最細黑白條紋對數(shù))就是該器件的極限分辨率。分辨率通常用每毫米黑白條紋對數(shù)(單位為線對/mm)或每幀高電視行數(shù)(單位為TVL)表示。攝像機的清晰度大多用TVL數(shù)表示。這種極限分辨率的表示方法,雖有專門的測試卡測量而使用方便,但不客觀科學。其原因是因為: ·每個人的視覺不一樣,觀測值帶有主觀性; ·測試卡的對比度與幾何尺寸以及觀測時的照度不一樣,觀測的結果也會有不同。如當被攝圖像對比度低于30%時,觀測的分辨率值就會明顯下降; ·觀測的分辨率值是系統(tǒng)的總體特性,而不能分攤到各個部件上。 為此,目前國際上一般均采用調制傳遞函數(shù)(MTF)來表示分辨率。 2、調制傳遞函數(shù)(MTF) 所謂調制傳遞函數(shù),即輸出調制度Mout與輸入調制度Min之比。即
或者說調制傳遞函數(shù)是調制度與空間頻率的關系。當輸入正弦光波(即一個確定的空間頻率的物像投射在CCD上)時,CCD的輸出也將是隨時間變化的一種正弦波,設波峰為A,波谷為B,則可得調制度為
通常用零空間頻率下的值進行歸一化,得到無量綱量即調制傳遞函數(shù)MTF。并且,MTF隨空間頻率的增高而減小。 由于MTF表示的是轉移過程前后調制度M的比值,它與圖像的形狀、尺寸、對比度、照度等無關,因此是客觀而科學的。而且由于MTF是正弦波空間頻率振幅的響應。在給定的空間頻率下,整個系統(tǒng)的MTF等于系統(tǒng)各部分MTF的乘積。即
值得提出的是,有時還用對比傳遞函數(shù)(CTF)來評價分辨率。所謂對比傳遞函數(shù)就是方波空間頻率振幅的響應。同MTF一樣,CTF也隨空間頻率的增高而減小。但是CTF不能按各部分的乘積來評價,可是方波的振幅響應容易測量,所以也常采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