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http://www.130131.com):視頻監控技術的發展趨勢分析 監控設備在數據傳輸技術的改進,網絡技術和帶寬以及接入技術的演進,主要經歷了三大發展階段,即從模擬到數字再基于數字技術發展的網絡視頻監控。 (1) 模擬視頻監控 模擬信號用于視頻信號傳輸大多在90年代及以前,視頻信號也多是由連續的模擬信號來進行發送的,所以,當時的視頻監控也主要是依托CATV閉路電視的模式進行視頻監控。由于需要采集和傳輸模擬信號,過遠的距離將模擬信號傳輸很容易導致信號嚴重失真,質量下降,所以使用的距離短,屬于一種只能是監控采集與監控播放設備互相之間不能相隔太遠的固定視頻監控系統。這樣的基于CATV,由諸如監控器,錄像機,攝像機等模擬信號采集播放設備組成。需要使用專用的傳輸線進行視頻信號傳輸,如有線電視的同軸電纜來將監控端攝像機采集拍攝的畫面直接傳輸到播放設備,視頻矩陣主機對視頻圖像進行切換與控制,系統采用磁帶式錄像機進行視頻錄像,利用光端機在模擬光纖上進行視頻傳輸。[2][4]隨著用戶需求的提升和數字編碼技術的發展,模擬視頻監控因為直接采集和傳輸模擬信號,所需數據量大,且傳輸能力和距離以及信息安全性,設備維護的難易程度,圖像檢索設備的復雜程度都顯得不能滿足行業的需求,所以將信號進行數字編碼來進行傳輸的數字監控系統開始取而代之。
(2) 數字監控系統 到了90年代中后期,針對視頻進行壓縮然后編碼傳輸并解碼播放的技術和硬件針對性指令集優化快速提升,數字信號的應用越來越普遍,數字視頻,音頻已經開始在各行各業普及,取代過去的模擬信號傳輸方式,視頻監控方面也一樣如此。系統大體思路仍舊是部署一個或幾個攝像頭采集數據,監控人員收看傳回的圖像,但是控制主機保存的是數字信息的視頻數據,將其保存或緩存于硬盤中,傳輸方式也是傳輸一些根據相關編碼規則排列的二進制或其他進制數據,數字視頻保存信息和傳輸信息的方式更安全和高效,畫面也能更加清晰,數據在中心顯示器上經過數模轉換顯示監控圖像。同時其他局域網用戶可以通過網絡交換和路由設備連接進入局域網,讀取主機上的存儲設備來查看監控錄像,系統在傳輸距離和保真度上的改善很大,現場操作也極其方便,有搭建聯網系統的結構簡單,存儲介質較穩定和安全,傳輸過程的控制簡單等特點,對多任務和大規模應用監控的靈活度和便攜性不足,該系統以監控為目的而言,發展已經相當成熟,潛力不夠大,提升空間已經不多。
(3)網絡監控系統 以上提到的兩種視頻監控本質上都是互相聯網的,也可以說是網絡監控的一部分,但是到21世紀之后,計算機網絡和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使得有線視頻監控逐漸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有線網絡的百兆千兆網口和網線進入大多數家庭與企業,有線網絡的發展促使更多無線通信技術應用到視頻監控中來,產生基于各種無線接入與實時網絡協議的無線視頻監控系統。相對于過去的數字視頻監控和模擬視頻監控來說,新時期的無線的網絡視頻監控結合過去監控技術的特點,也采用了更新的技術和方法,系統最初就利用數據流量網絡也相當于是2.5G通信技術的GPRS/Edge來進行視頻傳輸。通過可以隨時連接互聯網的移動數據網絡將一個或多個地點的視頻畫面傳輸到監視中心甚至是其他可以聯網并接入進來的智能手機等終端上隨時查看。
從目前來看,現在的網絡監控強調的便是即時性,智能性和靈活性,總結地說監控發展能快速地發展壯大主要是因為:如網絡視頻相關的視頻網站不斷發展壯大,直播行業快速興起、視頻編碼技術和開源SDK越發多樣和高效、無線交換機/路由器提供的接入帶寬和提供的局域網速度不斷提升,其中移動終端的性能提升和網絡速度升級可以說是無線移動視頻監控快速成長的重要因素。當前隨著CPU,GPU,內存等半導體芯片性能技術的提升,移動端與PC桌面端,也可以說是CISC的X86與RISC的ARM高性能芯片(cortex-A系列)在功能方面更加接近,移動端的手機平板性能進步神速,在通用OS生態方面,各主要生態圈完備的操作系統如Android/IOS不斷改進和完善。使得視頻監控采用的實現方式和功能不斷多樣化和簡單化。 視頻監控國內外發展現狀 國外的發展情況:部分國外運營商如歐美這些網絡技術普及度高的地區,較早在視頻監控的發展大潮下開展各種相關業務,他們開始為個人與企業提供豐富多樣的視頻監控服務,推動了視頻監控的發展。其中成立于1877年長期壟斷美國本地和長途電信業務的老牌通信企業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也是美國最常見的四大運營商之一,近20年來,憑借著它在互聯網、電信業務等網絡基礎設施上的優勢,其通信服務覆蓋世界各地的個人,企業,政府部門,并為客戶提供PC或手機平板這種移動終端上的視頻監控應用,使用戶可以通過自己的PC或者手機移動端平臺設備實現遠距離的視頻通信,從而實現隨時隨地無地域距離視頻監控,此外,AT&T公司還將視頻監控與自動報警結合,用戶可遠距離使用他們的聯網設備接收來自家中視頻信息,一旦通過視頻發現危急情況,用戶可以直接遠程發送報警信息。[5]法國電信主打小型web攝像機,強調最小的網絡監控,英國電信則將視頻監控融入其數字家庭業務中,與我們隔海相望的日本著名運營商NTT docomo利用其智能手機通信業務量大的優勢,開發了i-mode系統,可以將通信設備與智能家用電器聯網實現全方位監控,相當于一種物聯網功能的發展。除此之外,為視頻監控系統做出貢獻的移動通信公司,安防公司與運營商還有很多。 在國內,面對基于數據網絡的視頻監控擁有的巨大前景,運營商和相關安防公司自然不會坐視不理,他們都也都推出了類似的視頻監控服務和監控產品。因為視頻監控多用于安全領域,很多國內安防解決方案公司也進行了視頻監控項目的研發,也有相當多的方案。其中杭州的?低暿潜容^廣為人知的,海康威視也是目前國內安防領域尤其是視頻監控領先企業,網上可以查找到不少該公司的視頻監控方案代碼,另外一個名字叫"隨身眼",是華師大研發設計的監控產品。位于杭州的?低晫K端視頻監控的視頻編解碼支持采取兩種方式:一是將監控終端設備安裝有相應的解碼插件,可以支持大多數設備流的數據的解碼;二是直接為接收終端提供相應的軟件解決方案,支持中小規模的終端設備監控應用。[6]"隨身眼"則是面向普通個人,小型企業和普通商鋪應對日常安全防范,打造的性價比便攜式產品。而在運營商方面,中國電信率先推出"全球眼"視頻監控業務,之后中國聯通一口氣推出了"寬視界"、"神眼"兩個視頻監控業務,最后是中移動部署的"守望者"視頻監控系統,這些公司與運營商案例都是終端無線視頻傳輸與監控服務業務的成功應用案例。 (中國集群通信網 | 責任編輯:李俊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