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http://www.130131.com):荷蘭KPN明年大范圍推出LTE-M技術 將與LoRA一起兩條腿走路 C114訊 北京時間12月2日消息(艾斯)據(jù)LightReading報道,荷蘭老牌電信運營商KPN計劃明年大范圍推出LTE-M技術。 如同NB-IoT一樣,LTE-M技術也能利用現(xiàn)有LTE網(wǎng)絡來提供低功耗、廣域覆蓋(LPWA)連接。該功能主要用于智能電表等設備和跟蹤小型器件,這些設備的數(shù)量可能達到數(shù)十億個,但是每個用戶產生的平均收入?yún)s非常低。 KPN已與愛立信和高通攜手合作,開始了LTE-M技術試驗。雖然KPN沒有透露關于商用部署的任何具體細節(jié),但是它已承諾其網(wǎng)絡到2017年底將會支持LTE-M。 此前,KPN的競爭對手沃達豐集團(Vodafone)曾表示將于2017年1-3月之間在包括荷蘭在內的幾個市場推出NB-IoT服務。 這也是一種進一步的跡象——全球大型移動運營商同時關注于支持3GPP標準和使用未授權頻譜的LPWA技術(如LoRa和Sigfox)。 值得注意的是,KPN已經推出了一張LoRa網(wǎng)絡,該運營商將其視作LTE-M的完美補充。KPN表示,LoRa側重于電池壽命長達15年、最大數(shù)據(jù)傳輸速度為50 Kbit/s的“用例”,而LTE-M則旨在支持高達1 Mbit/s傳輸速度需求的服務。 換句話說,雖然LoRa對于超低帶寬需求、基于傳感器的通信是一個理想選擇,但LTE-M對于支付終端、電表、車隊管理和類似服務則是更好的選擇。 到目前為止,使用LTE支持物聯(lián)網(wǎng)服務最大的劣勢在于LTE模塊定價,KPN表示,這比2G和3G設備的成本要“高得多”!癓TE-M的推出將會改變這一狀況”,KPN在其公司聲明中表示。 KPN同時采用LoRa和LTE-M的策略,與韓國SK電訊(SK Telecom)如出一轍。今年年初SK電訊曾告訴媒體,該運營商將LoRa和LTE-M視作其物聯(lián)網(wǎng)戰(zhàn)略的“兩大支柱”。 采用這種戰(zhàn)略使業(yè)界對KPN在NB-IoT方面的潛在興趣產生了疑慮,而NB-IoT則被定位為LoRa的競爭技術而非其補充技術。有趣的是,那些投資或試驗NB-IoT的運營商,如Telia公司和沃達豐,往往對LoRa幾乎沒有什么興趣。沃達豐甚至直言,NB-IoT將會“粉碎”LoRa和Sigfox技術。 沃達豐表示,它可以非?焖俸徒洕咝У匾隢B-IoT技術,因為該運營商至少80%的基站僅需軟件升級便可支持NB-IoT技術。但是LoRa的支持者則認為,這種軟件升級與從頭開始建設一張LoRa網(wǎng)絡一樣昂貴。 沃達豐一位發(fā)言人在回答NB-IoT所需的資本支出問題時表示:“雖然我們沒有公開我們在網(wǎng)絡上部署特定技術的成本,但是對我們的基站進行軟件升級從而支持NB-IoT,要比安裝新硬件或者建設一張新網(wǎng)絡要便宜得多,而且這些成本是包含在我們現(xiàn)有計劃之內的! “軟件升級很快就將完成,從而幫助我們避免增加額外硬件層為網(wǎng)絡帶來的復雜性,并且也不需要額外的站點訪問、站點獲取和硬件安裝成本。”他說。 可能LoRa和Sigfox的最大缺點是他們對未授權頻譜的依賴,這些未授權頻譜可能會受到擁塞和干擾的影響。然而,LoRa聯(lián)盟表示,從技術來講,沒有什么能夠阻止運營商使用未授權頻譜的LoRa技術。 針對是否有興趣將其LoRa服務轉移至授權頻譜這些問題,KPN并未進行回應。 (中國集群通信網(wǎng) | 責任編輯:李俊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