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http://www.130131.com):智慧消防裝備升級,完成數千萬融資 人工智能包含兩大重要方面,感知能力和認知能力。智能終端是人的感官,云就是大腦,把智能終端和云大腦完美地結合起來,才是人工智能未來的方向。 建設智慧消防,智能裝備是必不可少的一環。消防產業智庫將近期最新消防裝備整理如下: 1 - 智慧消防物聯網系統集成及消防裝備供應商“博迅汽車”完成數千萬元融資 據悉,智慧消防物聯網系統集成及消防裝備供應商“博迅汽車”宣布完成數千萬元融資,投資方為中科心客旗下“心客筑享預見基金”和“新余高新投資有限公司”。 天眼查信息顯示,新余博迅汽車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0月,法定代表人為莊勛。博迅汽車創始人李忻農,2000年從美國留學回國后創辦了多家企業,在創辦實業和銷售運營方面擁有豐富的實踐和成功經驗,是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00748)聯合創始人和實際控制人之一。 博迅汽車位于新余市高新產業園,注冊資本1.13億元,是具備國家工信部專用車生產資質的企業、智慧消防物聯網系統集成及高端消防裝備供應商。公司主要研發生產有:微小型智慧消防車、大載重長航時消防無人機、室內消防機器人(超細水霧動火寶)、智慧消防物聯網系統(微火眼平臺)。 其中,智慧消防車為純電動汽車,產品采用模塊化設計,可根據任務需求在不同應用場景加掛不同掛載,高層滅火可掛載高樓滅火系統,精準定位瞄準,先破窗再噴射超細干粉滅火,也可掛載投擲型滅火彈藥,用于滅山地火災、危化品火災,在做到高效滅火的同時,提高消防救援人員的安全指數。 博迅汽車利用稀土永磁材料、傳感器和北汽福田底盤等形成的產業鏈優勢,做高性價比的輕微型智慧消防車制造商,解決了鄉鎮、社區、企業、學校、景區等基層單位和微型消防站的痛點;利用北航的技術和人才優勢,采用車載拎水管的消防無人機滅火系統,解決高層建筑和老舊小區等單位消防難點;利用“微火眼”平臺構成簡單實用高效的智慧消防物聯網,真正實現“救早、滅小、三分鐘到場”。將有效地提升我國消防裝備產業化技術水平,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潛力。【來源:獵云網】 2 - 破局應急智能單兵救援裝備生態,百億藍海開啟 從整個消防大應急產業來看,隨著5G網絡的普及和物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智慧消防在城市管理中蓬勃發展,極大促進了消防行業的轉型和升級。但更多企業著力于智慧消防題中之意里“防”的領域,以智慧消防云平臺和智能報警、監測設備為主,利用“感、傳、知、用”等物聯網技術手段,實現消防信息采集、傳遞和處理,為防火監督管理和滅火救援提供信息支撐,提高社會化消防監督與管理水平。在“防”的領域中,市場已經從“藍海”走向“紅!薄 在“消”的方向上雖然陸續出現了智能滅火機器人和滅火無人機,但是在真正的救援過程中仍然存在多重限制,無法解決根本性的問題。在實際救援中,作為救援第一線的消防隊伍所配備的單兵防護裝備依然停留在功能單一、技術落后、非智能化的現狀,并沒有得到較大程度的改善升級。在現場搜救視角的問題上,一是在缺乏可見光,并存在大量煙霧的情況下,消防員無法快速辨識物體和生命體;二是指揮員無法獲取火災內部現場的全部數據信息,存在盲目指揮的問題;三是在具有強遮蔽性的地下室、大型建筑物墻體內部,室內精準定位和通訊依然是消防救援中難點問題;四是防護裝備本身沒有搭載任何數據的能力。 “現在的應急救援,消防是主要力量。而在救援過程中,多年來一直困擾一線作戰人員的有幾個難題。一個是指揮員對態勢的了解停留在匯報上。二是因為無線技術的限制加上公安網的特性,現場通訊是最讓指揮員頭疼的問題。再就是現場防護和搜救,解放雙手是目前最迫切的需求!背氏窨萍糃EO黃金生介紹。呈像科技以生態思維布局智能化救援裝備市場,切入到實際救援中的每一個細分場景和細分需求,真正系統性地把救援人員的防護裝備納入到智慧性的解決方案中,實現多功能性、智能化、可視化、數據化、物聯網化的生態化系統。靈瞳F1系列智能應急救援頭盔目前首次在消防頭盔的設計中采用碳纖維復合增強材料和智能材料P4U防護披肩,內置智能芯片和環境、人體傳感器,集成音視頻直播、智能檢測與識別、危險告警、人員軌跡、5G數據傳輸與存儲,做到救援過程中環境可視化、預案數據化、指揮交互化、判斷科學化、態勢明確化。在升級版中還將納入圖像增強算法、物體和人臉識別算法、智能化的空氣呼吸嘴、廣角360度視角攝像頭和更多傳感器,真正成為救援人員的“智慧輔助決策大腦”。 在傳統的火災搜救過程中,當火災現場布滿濃煙、可見度極低時,消防員只能靠觸摸、感覺和傾聽,在濃煙中盲目前進、搜尋、躲避障礙物等,耗費救援時間,降低了救援成功率。紅外熱成像儀在復雜的災害環境中,有煙霧穿透能力,可以快速發現危險、火源、生命體等,提高救援的成功率。紅外熱成像儀屬于高科技產品,知名品牌主要集中在國外。我國市場上的中高端紅外搜救儀全部依賴國外進口,國產品牌普遍在技術上跟國外品牌相比有一定差距。呈像科技在防護裝備的布局上果斷將搜救儀納入到生態體系中,芯片內置多種AI圖像處理算法,有效去除鍋蓋效應、豎條紋、圖像增強/去噪、提高分辨率,可滿足手持、外掛固定、三腳架固定多種模式。呈像自主研發的熱成像鏡頭,可廣泛應用于消防救援、輔助駕駛、安防監控、儀器檢測等救援、工業和民用領域。具有極佳的國產替代性。 目前應用于應急救援中的通訊設備主要有衛星通訊車、公網應急通訊、專網應急通訊,這些通訊在應急救援中面對復雜的災難現場,其中包括地下室、大型的混凝土建筑、山區等條件復雜的領域,無線信號無法進行傳輸,衛星信號容易被混凝土遮蔽,物聯網也不具備條件,導致出現信號遮蔽、通訊不暢的問題。而且在發生火災時,城市建筑物都會出現斷電,救援人員的小型設備存在供電時間短,更換頻繁的問題。 新型智能供電通訊消防水帶作為指揮員和救援人員之間唯一的物理紐帶,具備通訊供電定位的功能,通過安裝電纜和供電電源線,可實現小功率供電以及無線和有線信號轉換。當發生危險的時候,應急救援人員也可按照水帶的照明指引,快速撤離到安全地帶。新型水帶的設計是基于在應急救援時的復雜災難現場,解決特殊痛點,并且不額外增加救援人員裝備負擔,在固有防護裝備上實現更強的功能化升級。 所有的智能化救援裝備中均搭載現場指揮平臺,前端設備通過內置計算機數據處理系統進行網絡傳輸到后臺指揮系統平臺上,指揮人員可以及時對現場進行監測、警告、調度,保護救援人員生命安全。終端配有一對一/一對多的通話設備、GPS/北斗定位導航功能、危險信號報警功能、生命體征數據收集功能、災難信息分發功能、救災預案功能、災難點附近重點單位及消防設施標注功能、救災日志功能、救災信息報表統計分析功能等。通過指揮平臺的數據,從而建立我國首個全面的現場救援數據庫,實現零死亡率、真實場景消防員模擬培訓、高效科學救援。 “每一個行業都需要一個完整的綠色生態,生態的科技化含量,決定了這個行業的快速升級與進步的腳步。隨著5G技術的不斷完善,特別是終端傳感和通訊設備的不斷小型化,使高度集成的頭盔、搜救儀等應急裝備實戰應用成為了可能,從2020年開始,應急救援隊伍對智能化裝備升級的渴望和需求越來越強烈。應急制度的改革,大應急時代對需要,未來應急智能個人裝備對百億市場已經漸露苗頭,誰能解決問題,誰就將是這個賽道的頭部,”黃金生說。“以生態思維布局智能救援裝備市場,系統化地解決應急救援中的根本性問題,是呈像科技布局智慧消防的切入點,不斷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攻克難題,堅持破舊創新,以人為本是未來我們在這個領域中秉持的信念! 3 - 智能消防裝備生產基地項目落戶沈北新區 6月30日,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項目“遼寧翔璽智能消防裝備生產基地”簽約落戶遼寧沈陽市沈北新區。該項目將與沈北新區共同攜手打造具有單班年產1000臺套智慧消防裝備生產能力的一站式高科產業基地,形成年銷售總額50億元的智能消防裝備產業。 遼寧翔璽智能消防裝備生產基地項目由遼寧翔璽消防車輛裝備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計劃總投資30億元,建設面積15.47萬平方米,建設周期2年。該項目是沈北新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全力抓經濟發展的縮影,也是新區年初以來引進的投資規模和發展潛力雙可觀的重大產業項目。 遼寧翔璽智能消防裝備生產基地項目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消防裝備生產,能夠徹底解決搶險應急救援過程中機械拆除效率低、其他拆除手段造成二次傷害等瓶頸問題。企業擁有30多項國家技術專利用以研發更多的高、精、尖消防車系列產品。該項目的引進,將進一步做強沈北新區裝備制造產業鏈條,助推產業優化升級,帶動沈北新區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中國集群通信網 | 責任編輯:張楚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