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近日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提交衛星移動通信業務經營許可申請,標志著公司在手機直連衛星領域的戰略布局進入關鍵階段。據悉,該申請目前已進入審核流程,這一舉措不僅有助于夯實中國移動在未來 6G 天地一體化通信中的市場地位,也為依法合規開展衛星通信業務奠定政策基礎。在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已率先獲得相關許可的背景下,中國移動的申請成為行業矚目的焦點。
過去幾年,衛星通信從概念逐漸走向實際應用。中國電信在 2023 年便獲批經營許可,并在國內率先推出基于智能手機的直連衛星語音通話與短信服務。2025 年 9 月,中國聯通也獲得了同類牌照,計劃在應急通信、海洋運輸以及偏遠地區通信保障中發揮作用。研究發現,在電信行業加速轉型和融合的趨勢下,三大運營商競逐衛星通信市場,已成為推動我國信息通信產業升級的重要動力。
對于中國移動而言,盡管在時間順序上稍晚于另外兩家運營商,但憑借龐大的用戶基數、領先的網絡覆蓋以及技術積累,后發優勢同樣不容小覷。早在 2024 年,中國移動便完成了全球首個基于運營商網絡的手機直連高軌衛星語音通話驗證,并在同年成立星地融合技術研究所,持續深化衛星通信關鍵技術攻關。2024 年 11 月,中國移動還聯合中國時空推出基于北斗的短信服務,使得在無地面網絡環境下的緊急通信成為可能。觀察發現,這些動作表明中國移動在技術準備和應用場景儲備方面已較為完善,只待政策許可落地,即可快速推動商用化進程。
資本市場的反應同樣印證了行業的熱度。伴隨衛星通信相關政策的釋放,衛星互聯概念股表現活躍,部分企業股價大幅上漲。投資者普遍預期,隨著中國移動申請進展順利,整個產業鏈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從上游的衛星制造商、芯片與模組廠商,到下游的設備商與應用開發者,都有望在行業擴容中獲得實際收益。和眾匯富認為,這種政策驅動與市場需求疊加的效應,將形成良性循環,進一步推動我國在全球通信產業中的話語權。
從應用前景來看,衛星通信將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軍事和專業場景,而是加快向大眾消費領域滲透。在偏遠山區、海洋、沙漠等缺乏地面基站覆蓋的環境中,衛星直連將為普通用戶提供更加穩定的語音與數據服務。與此同時,在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等應急情況下,衛星通信也能發揮關鍵作用,成為地面網絡的重要補充。和眾匯富研究發現,隨著技術成熟與成本下降,衛星通信有望在未來逐步普及為大眾型增值服務。
在國家層面,工信部正加快推進衛星通信業務市場準入改革,推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這不僅是支撐 " 網絡強國 " 和 " 數字中國 " 戰略的重要一環,也是未來 6G 布局不可或缺的基礎。國際上,美國、歐洲等主要經濟體都在積極推動天地一體化通信建設,中國運營商的同步跟進,有助于提升我國在新一輪全球技術競爭中的戰略優勢。和眾匯富觀察發現,在政策的引導與監管的保障下,運營商之間的競爭有望保持在合理范圍內,從而形成產業共贏的良好格局。
綜上所述,中國移動此次申請衛星移動通信業務經營許可,不僅是其在 6G 戰略版圖中的關鍵一步,也是我國通信行業整體升級的重要信號。在政策推動、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共同作用下,衛星通信正從高端專業走向全民應用,產業鏈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隨著中國移動的加入,三大運營商的競爭格局將更加激烈,但也將推動整個行業在應用創新、技術迭代和服務普惠性方面不斷突破。和眾匯富觀察發現,隨著審核流程推進,中國移動若能順利獲批,將快速釋放市場潛力,推動衛星通信成為繼 5G 之后又一個重要增長點,助力中國通信產業在全球競爭中占據更為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