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無線電辦公室發布了關于150MHz和400MHz頻段對講機頻率使用管理和設備技術要求的通知,明確了共用對講機的管理政策。根據通知,共用對講機頻率的管理將參照公眾對講機的模式,無需申請無線電頻率使用許可,但需向使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無線電管理機構申請辦理無線電臺執照。
關于頻段及信道劃分
在406.21—407.70MHz頻段規劃120/240個同頻單工信道用于共用對講機。
共用對講機的信道間隔有兩種:
12.5kHz:適用于傳統數字對講機設備。
6.25kHz:適用于更高頻譜效率的設備。
信道數量:12.5kHz信道間隔:共劃分 120個信道,信道頻率范圍為 406.2125—407.7000MHz。
6.25kHz信道間隔:共劃分 240個信道,信道頻率范圍為 406.209375—407.703125MHz。
為什么要定義共用對講機?對講機需求客觀存在,但一方面公眾對講機不能滿足使用需求,另一方面商業執照和業余執照都有一系列門檻,導致大量有合理需求的用戶不得不 “非法” 使用,新的政策給他們帶來了一個既能滿足使用需求又合法的空間?梢园压さ、酒店等長期灰色地帶的業務往正規方向上引導吧。
共用對講機的政策設計更像是為了引導現有對講機用戶向規范化、共享化方向轉移,而非單純的收費手段。這種模式有助于解決當前大量對講機用戶違法使用的問題,推動對講機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此外,共用對講機的頻率是共享的,用戶不能對干擾提出保護申請,這也意味著其與專用頻率的收費模式不同。
國外借鑒
共用對講機似乎借鑒了日本數字對講機的要求,不需要單獨付費,需要申請執照(免費,無頻率占用費,簡化流程),4FSK 數字調制(日本用的聲碼器是 AMBE+2 為主),5W 以下。除了頻段不一樣(中 406 日 351),別的都類似。日本好多玩業余電臺的都也玩數字對講機,希望共用對講機能夠誕生新的 CB 文化。
執照辦理與規范管理盡管共用對講機需要辦理無線電臺執照,但這并不意味著收費。例如,業余電臺也需要辦理執照,但不收取頻率占用費。執照的辦理主要是為了規范管理,避免濫用。例如,共用對講機的功率可達5瓦,覆蓋范圍較廣,因此需要通過執照管理來防止其用于傳播違反公共良俗的內容。
關于大家最關心的收費問題
目前,國家尚未明確共用對講機頻率占用費的具體收費標準。部分城市如:北京經信局曾提及100元/年的頻率占用費,據了解北京的這個收費標準是按照暫行文件執行,估計后續文件會有調整,調整后的共用對講機可能是不收費的了。參考國外經驗和我國的政策導向來看,共用對講機的管理更傾向于簡化流程、提高頻率使用效率,而非增加財政收入,未來大概率是不會收費的。
對于有使用需求的用戶,建議持續關注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的相關通知,以便及時了解最新政策動態。
大家對于共用對講機的收費,是什么建議呢?歡迎投票,表達您的觀點!
結語
隨著政策的逐步落地,預計后續會有更詳細的共用對講機使用規范發布。例如,類似于業余電臺不能播放音樂、不能談論宗教和政治等規定,共用對講機的使用也將受到類似約束。此外,執照辦理流程將逐步簡化,甚至可能實現電子化,進一步降低用戶的使用門檻。